跳至主要内容

夏娃的诱惑

开始爱上韩剧,不是因为野蛮女友,也不是因为冬季恋歌,而是《夏娃的诱惑》。

印象深刻的是饰演反派的其中一位女主角,我忘了她叫什么名字,也忘了她的样貌,但是我忘不了她那双令人毛骨悚然的冰冷双眸。故事一开始是那位女主角的父亲即将逝世,女主角哭得非常伤心,但是当护士和医生离开后,镜头一转,女主角抱着父亲轻轻耳语,面上却充满了扭曲的仇恨,眼神酝酿着强烈的憎恨,仿佛要摧毁前世界所有的一切。也许那时候正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失恋,那双恶毒怨恨的双眼,直接就让我心下一寒,不自觉打了个冷战,想原来女生的心情,根本不可能从她们的眼神里看到真相。女人的怨恨,其实可以那么的城府深沉。

连咱们的两千多年前的圣人孔子也对女人无可奈何,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少年时候喜欢看古龙的武侠小说(古龙的小说其实不适合少年人看,会影响心智),因为热血,但是对他描写女人的心态十分不以为然。我尊重女生,就算在一群男生的男人话题里,自己也从来没有说过轻蔑过任何一位女生的话,所以对古龙恶意地重伤女性形象极度的反感。他笔下的女人,要不是淫贱无耻、无知愚昧、喜欢被人蹂躏糟蹋,就是心肠恶毒还胜蛇蝎,我觉得他大男人主义到了极点。后来,我读了他的一些生平事迹,发现他原本是个至情至性的人,对朋友豪爽,对情人用情至深。他其貌不扬,身边却常常围绕着许多绝世美女,可惜没有一次能开花结果。从他后期的书来看,他几乎对女人彻底的绝望了,甚至也可能是他汹酒的元凶。当一个男人生活历练逐渐多了,被女人伤害的次数增加了,虽然口头上依旧振振有词捍卫着女性,可是潜意识里的防线却渐渐被剥削,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或许,或许在心力憔悴之时,亦会认同古龙的某些讲法。

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在张翠山夫妇自刎身亡的那一幕,我读的时候泪盈满眶(金庸是说故事的高手,写混乱的场面杂而不乱,尤其《天龙八部》的杏子林之乱,简直可以媲美任何一位世界级的小说大师)。殷素素自杀临终前对孩子张无忌说了一句:孩子,你长大之后,要提防女人骗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

像我这样可悲的男人,直到如今,还在咀嚼着这句话所包涵的意义。我想,也许被女人骗,都是因为男人咎由自取吧。

圣经将人类大部分的罪,都归咎于夏娃,因为是她被蛇诱惑而吃了禁忌之果。男人认为女人阴险、嫉妒、奸诈、贪慕虚荣,所以书写上帝之书《圣经》时,依据女性的心态,将原罪的始作俑者让夏娃一个人承受。

事实真是这样吗?

换个角度来看,若不是夏娃违背天意,开启了人类的智慧之锁,男人岂能高高在上的统领世界?可能享受被人呵护爱慕的幸福?尽兴于和所爱的人鱼水之欢的乐趣?如果那些是魔鬼的诱惑,我们又何必如此如醉的浸在其中?

罪魁祸首是那条蛇吗?

嗯。这才是我今天的主题。

昨天回到公司处理一些《城中最煊》的文件,也传了短讯给每位参赛者,然后再伸懒腰的时候,椅子地下传来了一些奇怪的“哧哧”声响。我的椅子是有轮子的那种,所以往后退了一些,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岂料声响更吵杂,而且像有什么东西蠕动般。我那一惊可是非同小可,急忙弯下腰往旁边一看,竟然有一尾蛇仰头吐信,和我大眼瞪小眼相互对峙着。我虽然不怕蛇,可是这么近距离,而且不知已经潜伏在脚下多久了,也不禁心惊胆颤,吓出一身冷汗来。

我们相视了几秒,蛇终于还是忍不住逃开,一边逃一边还回头望了我几眼。我相信它负伤了,可能被我的椅子辗过,我急忙拿起手机,将它负伤逃走的样子拍摄下来。



好多年没流过冷汗了。你好嘢!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对不起,我没那么高格调。

《唐朝》 李白酒罢笙歌谣 杜甫梦醒诗情操 感叹天地浩淼 盛世风骚 落幕萧萧 李世民鞍上夺标 武则天垂幕政朝 江山如此多娇 难得逍遥 还看今朝 礼义廉耻仁爱忠孝 品德的指标 唐朝 是中国人的骄傲 朝来夕往的浪潮 抹不去心的微笑 唐朝 是我们心的圈套 囚禁民族的天牢 海角天涯无法逃 用美酒和葡萄 默默哀悼 死去的诗歌和人道 想不到我即兴写的一首歌词,竟然引起了大家的不满,这首歌,虽然起名《唐朝》,说得却是中国人(华人)的思想和心态。本来是自娱的一首词,可能我用了一些奇怪的字眼,是人不是人,是鬼不是鬼(人海中的蚂蚁)引经据典,大肆批评我的无知,错用了唐朝的意义;manchys小姐也踏上一脚,先说已经过时,然后指责我胡乱塑造历史,还好大家还算客气,选用的句子都比较软性,让我有机会做出解释。 唐朝的历史,人海中的蚂蚁已经转载不少资料,这里不赘,而且也和我想表达的东西无关。小的不才,习过几年诗,依然写不出一首好诗,却拜过程所赐,阅过不下诗千首,其中的最爱,当然是韵律优美的唐诗。要真正理解唐诗,必须了解诗人们的背景,当时社会的制度,诗人的经历等等。有许多现在看来平平无奇的是好诗,倘若知悉诗人创作诗的原因以及它的背景意义,顿时变成富有深沉的艺术感染力,李白的《静夜思》乃其中一例。唐诗的浪漫色彩比较浓厚,但诗风因人而异,李白豪迈,杜甫悲情,白居易儒雅,李商隐缠绵,王维朴实,孟浩然坦荡,各具特色,百花齐放。我对唐朝的知识,是从读唐诗慢慢累积而成,所以写这首歌词时,没有翻阅书本,直接从脑海捕捉对唐朝的记忆,书写成章。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很简单,我不是在写唐朝的繁华陨落。那些,我没有资格写。 选用四位唐朝人物的名字,李白、杜甫、李世民和武则天,并没有特别意思,那是我仅有的知识中觉得有代表性的其中几位(不然就不切题了),李白杜甫代表民;李世民武则天代表官。我也从百度百科转载一些资料: 『 李白 李白 (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身长七尺有余(约1.83米)。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幼年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一说生于四川江油青莲乡。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

原来你并不冷漠无情,而我却信以为真。

渐渐的,当我开始明白什么是对错时,我变得更加迷惘。 是我不应该,不应该扎破那彼此之间的神秘感,揭露那些伤痕累累的过去。不为什么,只是豁然明白刻意乐观坚强的背后,你其实隐藏了最紧绷脆弱的线条;在伪装潇洒豁达的面具之下,掩饰着即将崩溃的情感堤防。那一些澎湃汹涌的情绪,既是不可逾越的禁忌,也是一触即发的瞬间决堤。 原来你并不冷漠无情,而我却信以为真。

一厢情愿的浪漫。

政治宗教和种族课题,永远只是一厢情愿的浪漫。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世界,以自己认为最正确的角度看别人的错误,看不见被自己抛诸脑后的理性思想。 我也一样。 我一直认为马来西亚的问题不在于种族,而是源自于宗教。无论你的祖籍是谁,也不管你的户籍在哪里说什么语言名字是舍,只要身份证上注明是回教徒,你就可以享有任何一种国家供给的种种特别权益。  温和派回教徒本质上是顺服善良的。相信世界美好,相信和睦共处,相信公正信义,相信阿拉是和平的象征。有别于激进派回教徒以恐怖手段来恐吓征服世界,温和派回教徒更乐于安居乐业,用一种近乎避世的生活方式活着。马来西亚的回教徒大多属于温和派,极端分子很少,也是世界少有回教国几乎没有极端回教分子的的国家。 宗教在任何地方都是棘手且敏感的问题,尤其回教。可兰经说回教徒是世上最优越的的群众,没有得到启示的非回教徒(Kafir)是污秽次等的人。和世上许多宗教一样,回教徒一心一意为了拯救世俗,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亦无不可。神圣的使命,加上从小便灌输在脑海里的优越感,穆斯林成为了世界最善良最坚韧也最敏感的一群人。这些宗教意识,根深蒂固地埋在每一位穆斯林的心坎深处,包括所有马来人。  与中国华人不同,华人的优越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伪装,五千年文化反反复复被侵略被欺压被封锁的思想,造成了无法衡量的自卑感,为了削弱这种负面的情绪,华人骨子里的韧性,不甘被命运践踏的本质,成为了生存的唯一武器,一旦得势,一旦强大,优越感就无限量膨胀,成为了维护自卑的保护膜。 其实我应该说宗教本身不是问题,而是对宗教的诠释。同样一本可兰经,不同派别的人可以有南辕北辙的理解方式。  真的,我相信纳吉自认为是虔诚的回教徒,就像那些将炸弹挂在身上自杀袭击的虔诚回教徒一样,他们相信他们所理解的可兰经是对的。他们看不见大众的思想,看不见自己扭曲的心灵,他们认为他们是阿拉钦点的使徒,执行最神圣的任务。每个人对好坏对错都有自己的见解,当自己的‘对’得到上天的首肯,加上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作祟,世上没有任何一种力量可以改变这种想法。战争,往往是因为正面的思想,因为‘对’,因为比自己生命更大的使命,才掀起的。纳吉也许认为,根据他所理解的可兰经,从非穆斯林手中夺取财富,分给投靠在身边的穆斯林是上天给予他首相职位最重要最神圣的使命。他不可能认为自己有错,他欺骗的只是非穆斯林,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