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奇人7 - 薇達症候群

接下的日子会写四篇关于人生百态的文章:

1. 薇達症候群
2. 万乐园效应
3. 无情相对论
4. 玩命赌博法

这是第一篇。虽然下标奇人7,实质算是敷衍之作,形容薇達,绝非三言两语可以道尽。以后我会补上完整版。

薇達,在我博文中出现多次的奇女子,和她是在沸腾网认识的,也不过只有一年的时间。我们之间,充斥了流离寻岸的暧昧,都在尝试寻找对方内心某种缺憾来肯定自己的存在,来填补自己似有还无的空洞。我这样说,其实有欠公平,因为她是我的偶像,我是她的粉丝,就如她分布在世界各处的粉丝一样,沉醉在她缥缈柔弱的华丽文字里,一不小心就窥见一个模糊不清的心灵响应自己脆弱的灵魂。我们都有创伤,维她懂得如何用文字描述出来。

我总觉得,不管是那一个领域,只要能崭露头角的,都有聪颖过人的一面。薇達小学时已经读完了红楼梦(一本我永远读不完的中国古典名著),而且几乎过目不忘(奇人1也是一个可以过目不忘的人),能够很神奇的记住某本书某位作者写过的某一段句子,中学爱上张爱玲,大学时期更凭一首写给爱人的情诗勇夺台湾文学奖。她懂得五国(对吗?)的语言,包括中文、法文、英文、德文和西班牙文,更是天生的演讲者、辩论高手和主持。别因为她会弹钢琴和古筝,就以为她属于中国古典情结的迂腐人物,翻开她的博文来看,她对世界各地音乐的认知,东南亚能超越她的人还真是聊聊无几。她是一个就算有一天对你说她登上月球你也不会觉得奇怪的人。

她的文字并不饱满,更像时空交错的纠葛片段,用字喧哗璀璨,似乎轻盈无力却有着难以割舍的缠绵,让人着魔一字一句仔细品茗,无法自拔地迷恋在自我的幻想之中。她的文字,兼具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和现代文学灵活多变的刁钻凌厉,更难得的,是她用一段又一段支离破碎的文字拼凑成的零碎感觉,却在最后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冲击读者内心最深处的秘密,挖掘出埋葬已久血淋淋的真相。那是一种艺术感染力,我不敢说史无前例,在马来西亚,倒是首见。

我说过好的作家,可以让文字有感情,薇達更是其中佼佼者。

没有人比她更懂得形容自己:【於是內心越是感到流離失所,越渴望一個依歸。生活越是飄浮虛無,越想尋覓一處安身。我並非風一般的女子— —即使我的文字習慣散發大量的自由與漂泊的嚮往、絕望與宿命的哀傷,即使我並不特別的人生在現實與幻想的交錯成一種類似扭曲的自我滿足。我是願意承認的,比誰都渴望安定,也比誰都恐懼安定。我比誰都害怕失望,也比誰都抗拒希望。我的恐懼並不比我的渴望少,我的希望也不比我的失望微弱。我只能又微笑。我能責怪什麼呢,上帝已經賜我四肢健全。】

嗯。我知道,这篇是关于薇達症候群。

症候群,维基百科的解释是“症候群又稱為綜合症,是一醫學術語,指在某些可能的疾病出現時,經常會同時出現的臨床特稱、症狀、現象,此時醫師可針對出現的其中一種表徵,警覺可能一併出現的相關變化,然而實際的病原、確定診斷的疾病名稱或相關生理變化可能無法確知。而有些過去未知的疾病表現,經過研究後仍然保留症候群的稱呼。”

读薇達文字的人,意志薄弱的,或仰慕、或垂怜、或自卑、或伤感、或刻意模仿、或感同身受,很快便会被她的感染力排山倒海的淹没,我称他们为薇達症候群。在网络世界,尤其是台湾,薇達这个名字,可是文学初生之犊竞相效仿的对象之一,得奖的文学诗作《十九首爱与绝望的情诗》更是网络广为流传、最受欢迎年轻人喜爱的情诗。

薇達症候群的爆发于二十六年前马来西亚柔佛的一个小地方,之后传播到整个西马,然后台湾,中国,最后到了新加坡,根据谣言,似乎还曾经散播到欧洲的几个国家。病患先是在文字里找到了同病相怜的频率,然后忧郁是病发的症状,病发之后,更沉溺在文字里寻找治疗的药剂或疫苗,直至提笔书写,就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

特征: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学底子。

症状:自溺,不懂自己要什么,觉得自己长得丑,明明很有自信,却常常不以为然。

传染度:顶级!

病发时期:永远。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Here In My Home

相信最近大家都可以从不同管道听见这首歌。我听了这首歌,觉得很感动,也很有感触。 是因为动荡的政治局势吗?还是因为心里一直觉得这一片我们都深爱的土地没有真正承认华人成为“马来西亚人”的感触?又或者是西马人的心态还在下意识地将东马排除在外(到现在还是有西马人这样对我说:我们马来西亚人很少到沙巴砂拉越去,所以不知道沙巴砂拉越和马来西亚有什么不一样)? 当我们唱着这首歌时,意味着我们没有肤色之分,没有信仰之别,也没有区域的不一样。 我们,同样是马来西亚人。同样的深爱着我们的国家。 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到 这里 下载。

继续烦恼。。。

要换一台电脑?还是。。。 这个? 这个? 这个? 不然就这个? 或者这个也不错,:P 鱼与熊掌,所以,继续烦恼。。。

无法预知未来。

看见你五官标准四肢健全,就是父亲最大的欣慰。  从来没有想过生命的形成是如此美妙,那种喜悦是尖锐的,敏感的,内敛的,野马脱缰一般从身体每一个细胞奔腾倾泻,却始终无法以自身的面部表情显露出来。给一个蹩脚的缘由,可以说自己内向,可是真正的原因,或许只是我无法用有限的脸部表情来表达自己对新生命的惊叹和赞美。  或许只是自己不善言辞。  我无法预知未来。  将来你会以怎么样的一个形式和心情来看待这一系列的文字呢?无论你想要平平庸庸过着平淡的生活,还努力不懈地追求一些某种属于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都希望这些写给未来的文字会带给你一点点启发。  孩子。未来是无法预知的,电影“Interstellar”提到只有爱和地心引力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果真如此,所有情感包括憎恨思念忧愁自卑焦虑也可以穿越时空回到从前吧。地心引力本身是特别的,我们人类所知的物理知识里只有地心引力不受时空的操控,以超越光速的状况存在,每一个质量的密度,都有扭曲时空的能力,当物质密度庞大到一个程度,我们在三维时空内所感受到时空扭曲后的副产品就是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我理性的一面让我不能相信感情能够扭曲时空,就像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无论我在精神层面上对艺术或宗教有着异常的领悟和认知,却不能苟同那些似是而非的科学理论。  我无法预知未来,现在用一个手掌心便可以举起的你,往后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周遭?我决定不去干涉你的信仰你的性向你的自由你的未来,那些都是人生很重要很重要的决定,世界充满了太多太多悖论和偏见,当对错黑白越来越模糊,当科技越来越发达,当得到新知识的管道越来越容易,当左翼分子和右派分子的分歧越来越激烈,当感性越来越自私理性越来越自我,唯一能够让自己尽量维持清醒的方法只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这一代比较简单,想要在出类拔萃,就不能趋炎附势,学会自己判断真假得出结论。身为父亲的我,就是因为无法坚持岗位,只能平平庸庸的过了半辈子。无所谓好或不好,快不快乐,而是取决于自己人生的目标和定位。下一代,你们这一代,世界会怎么改变,让我用几十年的生命历练大胆揣测,大概也相差不远。你们会面对更艰巨的挑战,社会会更竞争,真要脱颖而出,就得拥有自己的特点,不是说标新立异,而是让自己更个人化,用自由的思想塑造独特的个性和品位。  为了生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