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2010的博文

虽然只是好朋友。

多久没有跟女生去看戏了?应该有一年半载了吧。 今天终于打破宿命,两个人黑衣牛仔裤情侣装似的步入戏院。有一种冲动想流泪的感动。;P 看来Synergy Dance Studio那件衣服可以带来好运,以后要多穿一点。 想看《Knight and Day》,结果看了《Toy Story 3》,理由是他们不肯换戏票。

第一次外拍的薇薇安。

我本身喜欢第三张。

放弃需要很大的勇气,比坚持己见更需要。

我不容易认输,更不容易向命运低头。生命起伏跌宕,曾几何时,我又有认栽过? 有时明知力挽狂澜只是垂死挣扎,我也咬着牙,忍受着命运的鞭笞。 那是固执,处女座的固执。也是坚持。 只有在某个时候,事情触及了我的弱点,我会毫不犹豫的放弃。放弃需要很大的勇气,比坚持己见更需要。 放弃,是为了成全更多的美好,那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而事实是,我们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伪科学的终极幻想。

我的天!为什么美剧和台剧港剧日剧韩剧的程度差那么远? 《Fringe》太好看了。相信开剧的第一季第一集就花了不少钱,好像在看电影一样,而且真钓人胃口,害我一直追看下去。或许你会说这是伪科学,我才不在乎,反正我们都是看倪匡伪科学的科幻小说长大的。 女主角的样子有点奇怪,有时候看像世界小姐,有时候看又丑毙了。不过说真的,我喜欢她五官菱角分明的样子,成熟而理性。 这部美剧有点阴暗和沉重,看了心情不好,偏偏我就是喜欢。

自由的代价,是不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DRAD-j8ObI 这是V for Vendetta电视台演说的片段,但是短片禁止嵌入(可能话题敏感的关系吧),所以只能用链接的方式,请大家按下链接看短片。短片内容如下: Good evening, London.  Allow me first to apologize for this interruption. I do, like many of you, appreciate the comforts of everyday routine- the security of the familiar, the tranquillity of repetition. I enjoy them as much as any bloke. But in the spirit of commemoration, thereby those important events of the past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someone's death or the end of some awful bloody struggle, a celebration of a nice holiday, I thought we could mark this November the 5th, a day that is sadly no longer remembered, by taking some time out of our daily lives to sit down and have a little chat.  There are of course those who do not want us to speak. I suspect even now, orders are being shouted into telephones, and men with guns will soon be on their way. Why? Because while the truncheon may be used in lieu of conversation, words will always retain their power

琐碎的胡思乱想。

1. 现实生活发生的事往往比幻想故事更精彩。至少我身边朋友发生过的爱情故事,真实而且感动。我也好想好想谈一次惊天动地的恋爱。 2. 时代改变,一代新人换旧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停滞不前的结果,就是被新人淹没,可是,年纪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不会再求变求新,而是专注在求深求精。 最近才明白这个道理。 3. 想写一首歌,谁要帮我谱曲?

通俗和低俗。

读这篇文章之前,请看: http://ookmeerweg.pixnet.net/blog/post/26840722 前一阵子在媒体上看见一份报导,话说台湾人抱怨政府空喊将台湾发展成文化之都的口号,实际上却没有足够的经费去执行,很多艺文界的朋友都是靠自己来养活自己。若他们换成在马来西亚,恐怕要切腹自尽,我们的政府别说喊口号,能保留文化古物我们已经百般庆幸,更别说推行文化艺术。 谁的政府会如此大剌剌摧毁自身的文化?富都监狱围墙的壁画意义有多重大?薇达已经解释得很清楚,在此不赘。如果你举出推到柏林围墙的例子,认为那是历史上的必须,请认真细读柏林围墙倒塌对整个欧洲历史的意义和影响,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两回事,不要让人笑话了。 承接上一篇文章,提到的低俗文化,和通俗文化并不相同。泰国电视广告很喜欢以通俗文化作为卖点,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所以泰国广告屡屡在国际平台上获奖。武侠小说属于通俗文化,可是金庸却以文学角度切入,赢得学术界人士的赞赏和认同。通俗文化是属于平民的,无需严谨的艺术技巧,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内容可以只是世界杯的阵容分析或者曾经经历过的单纯的爱情故事。 提升文化水平,应该由通俗文化开始,鼓励原创。谱曲填词编曲唱歌、绘画雕刻素描编织,舞蹈戏剧相声演讲,呈现形式的类别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创意和创新。再退一步,原创来自模仿,这里的模仿并非抄袭,而是模仿别人的概念,变成自己的创作。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无中生有的发展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作形式。当我们拥有自己足够数量的创作,它就会变成一种文化趋势,有了文化趋势,其中有一部分的人将进入了纯艺术创作的阶段。通俗艺术的观众是人民,而纯艺术的观众则是通俗艺术创作者。少了这批观众,纯艺术根本无法生存。 纯艺术创作,是一个区域文化最强大的后盾和骄傲,它奠定了文化的根基磐石,不再容易被他人影响而摇摆不定。

文化重要。艺术不重要?

文化特性的自我认识重不重要?每个人都会说重要,因为它代表了我们民族的身份象征,标志着一个区域人民群居而衍生的结果。可是,如果要我们阐述自身的文化特性,谁可以给我们最正确的理解?没有人说得出一个所以然。 我们的文化特性相当笼统,尤其是华人。老一辈的人将中国传统说成我们的文化,年轻一辈认为我们的文化和台湾(或香港)相仿;专业人士以资本主义为蓝本,贩夫走卒则相信低俗文化的亲和力。说真的,事到如今,我依然寻找不到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发展趋势,也无法理直气壮的说什么才是我们的文化特性。 曾经说过文化是自动生成的,意思是当一群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聚居在一起,就会相互融合对方的传统、思想、作息、语言、专长、宗教等等,蜕变成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就是一种文化。可是这种文化并没有很强的辨识度,当新的外来文化入侵时,只能够被动的迎合其他文化,却很难将我们的独特性渲染给其他文化,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文化特性并没有扎实的根基和厚实的内涵来抵御入侵者。尽管我们拥有世界首屈一指的丰富文化色彩,可是缺少艺术修养的孕育及栽培,我们始终只是活在绚丽外壳下的文化追随者,随波逐流地自我放逐在自以为美丽的空白国度。外国月亮比较圆的心理绝非偶然,只有一小撮人努力在推行,也难怪我们的文化那么容易被别人吞噬。 再问一个问题,艺术重不重要?答案并不肯定。有人说重要,有人说没差,有人说要吃饭就不要搞艺术。你们看到其中的矛盾吗?文化特性重要,可是艺术不重要,若果没有艺术涵养作为文化的后盾和支柱,文化还有特性吗?或许有,我称它为变色龙文化,随遇而安,利用别人的文化作为自己的保护色,也是一种特别的文化特性。 我本身非常抗拒低俗文化,好像黄明志那种,无意自认清高,而是我认为我们的文化就好比反映我们身份的衣着,虽然不需要西装笔挺的,至少要有属于自己的品位和潮流,难道一定要向全世界标明我们是衣衫褴褛邋遢不堪的乞丐,才能证明我们的存在?难道我们就不能创造一个属于马来西亚品位的高档品牌,让全世界来效仿我们的文化吗?当我们沾沾自喜以为我们的低俗文化引起全世界关注时,其实我们正在向全世界暴露我们最丑恶最粗俗不堪的一面,甚至理直气壮的对全世界说:你们不要扮清高,因为你们也在看A片。只有马来西亚人,才喜欢脱光衣服赤裸裸向全世界大声宣布自己的“短处”。 你要向全世界承认那是你的文化特性吗? 想要明白《元键艺术节》

已经是最尽了。

伟义。 第一张是原图。 第二张是facebook的照片。 第三张只能够改成这样。由于主题带蓝,拉亮之后杂讯都在青色,我尽量减少整体照片的青色和蓝色,所以偏黄了。如果你问我,我喜欢第一张,因为背后的光很美,肤色的层次感也比较自然。

你离开我,就是旅行的意义。

歌名: 旅行的意義 演唱: 陳綺貞 附註: 作曲: 陳綺貞, 編曲: 李雨寰 監製: , 填詞: 陳綺貞 你看過了許多美景 你看過了許多美女 你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短暫的光陰 你品嚐了夜的巴黎 你踏過下雪的北京 你熟記書本裡每一句你最愛的真理 卻說不出你愛我的原因 卻說不出你欣賞我哪一種表情 卻說不出在什麼場合我曾讓你動心 說不出離開的原因 你累計了許多飛行 你用心挑選紀念品 你蒐集了地圖上每一次的風和日麗 你擁抱熱情的島嶼 你埋葬記憶的土耳其 你流連電影裡美麗的不真實的場景 卻說不出你愛我的原因 卻說不出你欣賞我哪一種表情 卻說不出在什麼場合我曾讓你分心 說不出旅行的意義 你勉強說出你愛我的原因 卻說不出你欣賞我哪一種表情 卻說不出在什麼場合我曾讓你分心 說不出離開的原因 勉強說出你為我寄出的每一封信 都是你離開的原因 你離開我 就是旅行的意義 最后一句的转折,会让人的心揪了一下。不会很痛,只是淡淡的,很陈绮贞的,痛了一下。

舞者的姿态。

想游览更多照片,请到: http://www.facebook.com/horaceyuan#!/album.php?aid=185961&id=553013765 都说了,没去看的人就是错过了一次精彩绝伦的舞蹈表演。看舞蹈剧场何必到国外去?

帷幕。

落下帷幕。 依然精彩,依然没有让人失望。外国的月亮并没有比较圆,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应该引以为傲。 不要问我谁的脚,我不知道。

放弃就不要埋怨。

简单很道理,为何我们常常不明白? 喜欢一个人,偏偏让缘分擦肩而过,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能够找到更好的。 父母亲的罗嗦,是因为他们老了,记性差了,想要孩子陪伴。我们却自以为是,让他们难过。 获得他人青睐,我们总是思考太多,认为自己的能力不止于此,以致机会平白流失。 我们总是高估自己,以为自己很强很棒很厉害,如果不珍惜不努力不追求,那不是时不与我,而是我们自己选择放弃。 既然选择放弃,就不要埋怨事与愿违,因为那本来就不是属于自己的。

错就是错了。

面子书流传着一个小学生亲吻的短片,隔天报章也报道了。小廉说他觉得头晕,我也一样。 小学生,懂得什么是情爱吗?我不想在此辩论,只是前几天去看《Karate Kid》时,男主角在戏中年龄是十二岁,算起来也是小学六年级,可是为什么当他亲吻女主角时,大伙非但没有非议,反而觉得很爽?老实说,我看到那一幕时,心底是在骂的,骂电影教坏小孩子。 遵守原则,就是不管事情从哪一个角度看,都要坚持自己的立场。

太棒了!

终于听到一首真正的本地流行乐。结合砂拉越原住民传统乐器和流行曲风的《太迟了》。 可是,为什么歌词写得那么烂?

色系的处理。

每每听见别人说某某颜色很美时,我心中都会在想,其实每一种颜色都很美,只是如何去配搭。 有些摄影师会强调主题和背景颜色的反差,认为为了凸显主题,背景颜色一定不可以抢眼,而且深信主题色系绝对不能融入背景中,意思是若主题是红色,背景就必须和黄色有落差,最好是蓝色或青色之类的颜色。今天在Photoradar看到一张照片,下面是链接: http://www.photoradar.com/photos/121109/kustra/wild-voyage-0 主题和背景全部是一系列的青,可是照片美得让我打冷颤,同色系的处理非常困难,只有本地一些自认专业的潮流摄影师才会觉得这是错误的摄影手法。是的,我看过本地的一些论坛,只要背景和主题色系相同,很多专业摄影师就会捉着来打,有些我明明觉得很美,可是他们只是凭着专业的角度,认为那是选错地点或背景,就否定了一些初学者的用心。那是很可惜的。 我不否定基本功的重要性,像水平线和构图等等,尽量不要犯下很明显的错误,可是色系的安排是属于想法之内的东西,不一定要否定,只是摄影技巧和后制的问题,并没有对错之分。 也许摄影还是有分传统跟颠覆传统两种。传统摄影师会认为他们的摄影手法和处理才是正确的;而非传统摄影师会以为传统摄影师已经过时,他们的摄影才是现时的王道。 我们何时才能够明白,摄影手法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也只不过是一个工具?

这样就好。

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胸口却汹涌澎湃,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何必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 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天地良心,梦想是自己创造的。没有人是天生的天才,一切都是靠练习而来。是的,当别人在批评我的同时,我也一直在进步,就好了。 注: 这两张一定要放大来看。

第二次。

第二次接受报章的访问,这次来自我家乡,砂拉越。感谢吴永西的报道。

邪恶。

对不起了Kenneth,不过我真的很喜欢这张。如果脸上少了那些凌乱的毛发更好。简直可以做电影《你想不到》的海报。

我的天呀!女生真好骗。

女人好不好骗?我不知道,因为我骗不到女生,通常只是给女生骗。 最近总是在面子书上看到年轻人转载一些关于两性关系的文章,‘怎样对待女朋友/老婆’,‘如何珍惜你的女朋友’,‘好男生和好女生’,‘什么是爱情?’,‘好男生会为女朋友做的78件事(不要问我为什么78件,可能零数比较好相信吧)’等等等等,还有一些是一则狗血但感人的小故事。每每看到这些转载,我心里会很变态的问自己:女生有没有这么好骗喔???!!! 几乎每一个男人在追求一个女生时,都会付出很多很多,追到手后,又是另外一回事,那些文章中所说的好男生,只要是被动的还在追求阶段的,十之八九都会这么做,那么全天下都是好男生了,又何必写出来?一旦感情稳定下来,女生又会找出种种理由解释男生的前后不一,写出一些‘要珍惜坏男人’,‘男人对你坏的原因’等等的文章,很明显只是在自我安慰,却要别人要认同自己。我的天呀!女生真好骗。 要知道每件事情都可以解释,而且是两方面的解释,好坏都可以,视乎你用什么视角出发。男生对你好,可以是真心也可以是不怀好意,俊美的男生比较有福,因为他们说什么别人都可能相信他的‘好意’,而非不怀好意。这社会是很现实的。 男生看外貌,女生看内涵?男生天生如此,从小到老都不会改变,女生则善变,年纪越大,越看内涵,至于内涵之前是什么?自己去想想吧,我说出来,怕会遭受到人生攻击。我们都是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拥有现实生活的思想和行为,偏偏喜欢伪善的为自己辩护,说出一些连我们自己都会信以为真的浪漫废话。 最后,还是要有所保留,不可以一杆子打翻整船人。再此声明,我说的,是大多数的男女生。 嗯~~我想现在还单身,可能是因为想得太透吧。虽然浪漫不能当饭吃,还是浪漫一点好。

元键艺术节的艺术价值。

报章新闻稿:《元键艺术节》在六月六日正式在Center Point的棕榈广场、一千多位观众的见证下掀开序幕,赢得特烈的赞赏和欢迎,也为这个地方带来不一样的文化气息。 节目分成三个部分,艺术节创办人之一,也是沙巴首个现代舞团创办人刘伟义首先以‘舞蹈教育’讲座及示范,向观众阐明舞蹈的本质和发展,接着是冯焕晓,刘伟义和元子的《三人行》摄影艺术装置展的开始,然后才到《元键艺术节》的开幕仪式,以歌舞形式呈现给大家。 《元键艺术节》除了向大家展现嘻哈、现代、踢踏、歌曲等等耳熟能详的艺术表演形式,也破天荒的向亚庇的观众介绍了快闪、噪音、装置艺术等等新类型的艺术表演,以及各种艺术类型结合的可能性。《元键艺术节》的核心是在表演形式上与观众的互动,所以许多活动都必须寻求观众的参与。比如说冯焕晓的摄影装置艺术《生命的枝态》是人手制做的一棵树,摄影师必须为来参观的群众拍摄一张照片,摘下树上的‘叶子’撤换成当场拍摄的照片,来强调人类和地球的关系。再来有当场制做莲花的互动,主办当局邀请观众一起在现场制做三百朵莲花,这些莲花又会成为之后一支舞蹈的道具。《元键艺术节》的压轴好戏是《城市傀儡》(Puppet in the City),除了主办当局出动两百名舞者在现场表演傀儡舞蹈外,舞者也邀请了现场观众一起跳这支老少咸宜、即简单又好玩的舞蹈。城市傀儡算是快闪的一种舞蹈,来自不同阶级不同领域的人士相约在同一个地点跳同样一支舞蹈,主办当局用了相同的概念,一时之间,整个广场的人都在跳同一支舞蹈,场面非常壮观,一时无两,也在喧闹中落下帷幕。 《元键艺术节》的开始可以追溯六个月前。鉴于婆罗洲策略性的地理及历史位置,加上热带雨林的灌溉,而衍生出多样性的物种,植物和动物。早期群居的原住民零散的分布在婆罗洲各地,从事各种捕鱼放牧耕种活动,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发展出色彩各异文化特色,也使得这片土地拥有她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婆罗洲是世界第三大岛屿,占地七十四万三千三百三十零平方公里,接近一千八百万人口,沙巴和砂拉越贡献了其中35%,相当于600万人口。庞大的人口数字,加上丰富的民族色彩和优良的天然资源,可说从来不缺乏物质财富,甚至精神上,我们也非常饱足。人民生活在一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享受着丰硕的文化资产,几乎每一天,身边都有让人们蠢蠢欲动的惊喜,而最令人民骄傲的,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各自的文化特色,相互

画画。

很久很久以前,我喜欢画画。自从中三选择华文而放弃美术时,我也放弃了绘画。 我想,现在是时候重新找回当时的感动了。虽然笔触很幼稚,我觉得是好的开始。原图加上Photoshop后制,效果还不错,也许,这是也是一种尝试。

回响。

其实朋友都误会了,我并不担心或在意我自己的表现,因为我的确是不习惯公开演说,从来不习惯,也不可能习惯,我知道我无法面对群众,我是属于幕后的。我表现得很糟,可是那就是我的特征。只是很多人不相信,所以我才站出去,让大家明白我的苦衷,我真的不是幕前的人。不是敢不敢的问题,是能不能够的问题。我从来没有掩饰我的弱点,只是你们以为我可以罢了。 我心酸的,是群众的反应,关于权重对整个节目的反应。 我是唯一一个站在六楼鸟瞰整个局势发展的局内人。如果下次有机会,你们也可以选择用一种高角度来巡视整个环境,你会发现所有真相都一目了然。艺术只是一种体现方式,而元键艺术节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文化气息,让这个城市感染一些我们的努力和成果。我们踏出了第一步,在意的,只是那一步可以走多远。 到底观众多不多?摒弃主观的念头,除了嘻哈舞蹈,其他的可以说很不理想。装置艺术只不过是一个附属品,没有人带着观赏的态度,特地去欣赏我们的作品,那是其一。一旦嘻哈舞蹈结束后,群众一拥而散(看清楚不是一拥而上)的表现,是其二。群众对艺术体现的吸收和欣赏,比想象中更糟糕,乃其三。作为核心人物之一的我,从高处看人群瞬间散去又瞬间集合的时候,我的心是刺痛的,感觉到无比的心酸。旁观的群众是以看热闹的心态看元键艺术节,答案只有好看不好看,我们并没有做到心灵的互动,所以群众还是无法明白元键艺术节和其他艺术节(或者其他大型节目)之间的差异。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地点,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搭建华丽的舞台,那些都不是借口。我们依然坚持的踏出第一步。 是的,我们跨出了第一步,虽然只是一小步,可是这一小步,却可以牵动许许多多的内在元素,引发出一些我们看不见的回响。那些回响,才是真正可贵的。

象征。

死!睡不到。明明很累了。好惨。 艺术节,是一个象征,一个旅程的起点。路途很遥远,结果如何,我们看不到。 今天忽然发现,我们都是不在乎结果的人。

认知的局限。

考虑到市场的元素,我决定不要搞得那么深沉和晦涩,主题就叫《认知的局限》吧,虽然在意境上没那么抽离,少了后现代的意味,至少比较直接。 以下是用谷歌翻译直接翻译的文本,我只是将文字改顺了一些。 有些人定义摄影为艺术,有些人不。有些人认为数码后制照片也是艺术,有些人说不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充满异议的世界,摄影艺术的定义其实很难被确认。 今天在这里不讨论有关的摄影艺术,或任何形式艺术的定义,我们在这里只是为您介绍我们对摄影的看法,无论它们是否符合摄影的本质。我们的摄影装置艺术包括三个部分,我的主题是“认知的局限”。 我大概在两年前开始摄影,当我拥有我的第一台相机。我一直存在着怀疑,有太多设计摄影的理论,尤其在这个数码时代,人们轻而易举就能拍到好照片。经过不懈的尝试,然后逐步了解相机的功能,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拍到一张自己认为满意的照片。但,什么是好照片?正确的曝光?创意?构图?或后制?我们不讨论或判断如何才是一张好照片,我仍然在学习,在这里,我们只是想与你们一起分享我们在摄影路途中的发现。 我自认作为肖像摄影师,人物是我的主题。除了角度,构图,创意,曝光等,有一件事情总让我困扰,那就是观景窗。使用数码单反相机时, 观景窗是摄影师用来构图,对焦和测光的工具。大约一年前,在一次户外摄影之后,我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观景窗除了以上的功能,它也限制了我们的视野。我们的相机,我也可以说相当大部分的时候,我们的相机其实局限了我们的视角,也就是说相机只能捕捉到我们全部视野的一部分。这小小的发现引发了我今天这个艺术装置的灵感。 摄影有时是视觉局限。我整理出过去两年所拍摄的照片,然后将照片分割再组合。观众可以在局限的空间观赏这些照片,给予每张照片新的意义。这是比较类似实验性的艺术装置,并非一个严峻的想法介绍。 现实生活中,认知的局限也常常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相信我们所见所听所闻和我们的经验,就是我们对这个环境、世界和真相的认知,但是我们的认知,往往只是一部分的事实。生命就如一台照相机,我们以我们的视野捕捉我们的认知,并认定它就是我们的世界。这是这次艺术装置的核心思想。 希望你们喜欢,若您有任何建议或想法,请稍后告知。

Constraint of Perception。

Some people define photography as art and some don't.  Some say digital manipulation of a photo is an art and some say no.  We live in a world full of discrepancies, where the definition of the art of photography is hardly identified.  We are here today not to discuss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the art of photography, or whatsoever, we are here to merely present you our perception of photography, regardless whether or not they are classified as the nature of photography.  Our photo installation consists of 3 parts, where mine is entitled "the constraint of perception". I picked up photography about 2 years back, when I owned my very first camera.  Along the way, I always been doubtful where to begin with. They are way too many theories about what photography is about, especially in this digital age where good photos are easily obtained.  Almost everyone can get good photos after few attempts and understand how a camera works, but what makes an excellent photo?  A photo wit

死了死了。

惨!!! 完全没有概念,过两天就来了,我死了。雪特!

一种情绪的发泄。

接下来的两天,要好好思考摄影是什么。

剪刀石头布。

从来不知道眼角下垂的男生也可以那么好看。 这几天都在追看《The Mentalist》,也是一部美剧。如果说《House MD》中的House是医学界的福尔摩斯,那么,《The Mentalist》中的Patrick Jane就是以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波罗神探。Patrick冷静睿智,笑起来真的迷死人,更像活生生的笑面虎。福尔摩斯用敏锐的观察破案,波罗神探则注重聆听,Patrick Jane也是如此。 由于背景是现代,所以我们也可以说Patrick懂得看穿和玩弄他人的心理,与《Lie to Me》的面部科学很相似,但Patrick Jane除了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善于聆听别人话语中的矛盾。我很佩服编辑的能力,几乎每一集都出乎意料,直至最后一分钟我才猜出凶手是谁,当然,其中有许多误导成分,对观众来说不算公平,不过,能够持续维持戏剧的素质并不简单,需要一定的编辑水准。 对于心理学我自认是有天分的。以前有,现在没有了。中学时我很讨厌猜拳,因为总是输。有一次,我的同班同学为了某件事决定和我猜拳定胜负。我原本很抗拒,后来不知怎的就答应他。我们定下十局顶输赢的条例,然后就开始猜拳。我连赢十局,都是观察对方的反应才决定的。他难以置信的问我为什么,我将那十局的赛果分析给他听,他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心理状态的确就如我所分析那样。 现在回想,其实当时我占了许多优势。第一,他是我多年同窗的好友,我了解他。第二,我侥幸赢了第一局,才会有后来的后续发展,因为我处于先手。第三,我们当时太年轻,没有想太多。第四,我幸运。 喜欢看《The Mentalist》,没有特殊原因,因为它是侦探剧,货真价实的侦探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