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元键艺术节的艺术价值。

报章新闻稿:《元键艺术节》在六月六日正式在Center Point的棕榈广场、一千多位观众的见证下掀开序幕,赢得特烈的赞赏和欢迎,也为这个地方带来不一样的文化气息。

节目分成三个部分,艺术节创办人之一,也是沙巴首个现代舞团创办人刘伟义首先以‘舞蹈教育’讲座及示范,向观众阐明舞蹈的本质和发展,接着是冯焕晓,刘伟义和元子的《三人行》摄影艺术装置展的开始,然后才到《元键艺术节》的开幕仪式,以歌舞形式呈现给大家。

《元键艺术节》除了向大家展现嘻哈、现代、踢踏、歌曲等等耳熟能详的艺术表演形式,也破天荒的向亚庇的观众介绍了快闪、噪音、装置艺术等等新类型的艺术表演,以及各种艺术类型结合的可能性。《元键艺术节》的核心是在表演形式上与观众的互动,所以许多活动都必须寻求观众的参与。比如说冯焕晓的摄影装置艺术《生命的枝态》是人手制做的一棵树,摄影师必须为来参观的群众拍摄一张照片,摘下树上的‘叶子’撤换成当场拍摄的照片,来强调人类和地球的关系。再来有当场制做莲花的互动,主办当局邀请观众一起在现场制做三百朵莲花,这些莲花又会成为之后一支舞蹈的道具。《元键艺术节》的压轴好戏是《城市傀儡》(Puppet in the City),除了主办当局出动两百名舞者在现场表演傀儡舞蹈外,舞者也邀请了现场观众一起跳这支老少咸宜、即简单又好玩的舞蹈。城市傀儡算是快闪的一种舞蹈,来自不同阶级不同领域的人士相约在同一个地点跳同样一支舞蹈,主办当局用了相同的概念,一时之间,整个广场的人都在跳同一支舞蹈,场面非常壮观,一时无两,也在喧闹中落下帷幕。

《元键艺术节》的开始可以追溯六个月前。鉴于婆罗洲策略性的地理及历史位置,加上热带雨林的灌溉,而衍生出多样性的物种,植物和动物。早期群居的原住民零散的分布在婆罗洲各地,从事各种捕鱼放牧耕种活动,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发展出色彩各异文化特色,也使得这片土地拥有她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婆罗洲是世界第三大岛屿,占地七十四万三千三百三十零平方公里,接近一千八百万人口,沙巴和砂拉越贡献了其中35%,相当于600万人口。庞大的人口数字,加上丰富的民族色彩和优良的天然资源,可说从来不缺乏物质财富,甚至精神上,我们也非常饱足。人民生活在一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享受着丰硕的文化资产,几乎每一天,身边都有让人们蠢蠢欲动的惊喜,而最令人民骄傲的,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各自的文化特色,相互拌合,水乳交融地发展成区域性独树一帜的文明。砂拉越年度活动《热带雨林艺术节》的成功,已证明婆罗洲拥有成为国际文化焦点的潜能。婆罗洲能接纳世界各地的文化韵味,将之过滤并融入我们的日常作息,而今,《婆罗洲文化》已经是生活吃喝玩乐的一部分,也是属于世界文明独有的特色之一。

上个世纪末,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其实可以将婆罗洲文化提升至更高的水平和注入更深的内涵,然后展现到国际平台,让世界认同我们独特的文化特征,他们提出了所谓的《婆罗洲文化》思维,通过文学,舞蹈,摄影,手工艺,音乐等等,培育更高层次的艺术表演,以现代化的方法,重新包装我们的文化。所有呈现方式只是‘工具',从原始文化中衍生和延伸,在保留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同时,以开放式和乐观的态度,看待文化发展。

现在,作为婆罗洲成员之一的主办当局,身为从事艺术工作者之一,同样也意识到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在这重要的关键时刻,在这股历史洪流中,也想要为这片土地贡献一些什么。

于是,《元键艺术节》就有了雏形。《元键艺术节》的重点并非文化交流,而是强调这片土地上的艺术及其特色,着重在艺术工作者的表现和成果多于他们的成就。他们想用一种现代艺术相结合原始文化的表现方式,来呈现及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一个地方的文化和文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少了心灵智慧的萌芽,物流的成长只会是畸形婴。在保有我们地方古老文化的同时,主办当局相信年轻一辈的新生力拥有无限的创意和活力,绝对有能力去开拓一种新颖和颠覆传统的新文化。颠覆传统并非反传统,而是在旧有文化中提炼出新的可能,进而蜕变成沙巴青年独有的文化特性,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婆罗洲文化》。

《元键艺术节》可说是一个革命性的文化艺术节,针对年青人的心态,尝试找到他们自己的思维模式。他们注重原创,原创是《元键艺术节》的必然元素, 当创作成为一种年轻人的新趋势,‘原创’才能让人成长,年轻人只有发挥自身的创意,融入自己的想法,当他们站到更高的舞台时,才能马上鹤立鸡群的显示出本土文化气息的与众不同。换句话说,《元键艺术节》不再制造名人,而是将目标设定得更遥远,塑造一个文化潮流。这个绝非好高骛远的心态,而是希望主办的活动能真正带给年轻人冲击,改革迂腐怠惰的想法,为婆罗洲的未来栋梁和社会文化尽一点绵力。

也许大家会问,他们所做的表演艺术,与传统文化充斥着矛盾与差异,是否拥有辨识本土的定位?有没有本土化意识的存在?主办当局声称当然明白本土化的重要性,因为“它”是衡量民族性的标准之一,本土色彩浓厚的文化特质记载了那个民族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地位和价值,在世界舞台绽放光芒时,可以让人马上了解到一个民族的根源。但是,文化同时也是时间洪流之中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所谓的本土化也是一种结合了历史不同领域的大小齿轮,而堆砌而成的生活方式。其中,当然也包含了无数的“偶然”。

创作的意义便是将一个人,或一群人心中的想法,借用某种媒介和方法(唱歌、舞蹈、绘画、作词、谱曲、诗词、涂鸦等)呈现出来。将这一些人的心中思想整合,便可以形成一个文化雏形。广义的文化所诠释的是一个族群或者一个群体的生活心态和活动,而这些原创会慢慢雕模个人的行为举止,演变成不自觉的思考模式,进而拼凑成独有的文化特性。一个属于沙巴青年的独有文化特性。在这呼吁全球化口号的年代,我们何必去限制文化塑造的方向和理念?年轻人的思想模式所创造的新文化,或许有一天与我们历史渊源的文化交汇时,将激发一种意想不到的化学作用,形成一种新的潮流也不一定。我们又何必去限制创意的发挥?去谋杀年轻人的发现?

他们认为创新文化和保存文化同样重要。

《元键艺术节》的另一场表演将会在六月十九日,假沙巴大学的Recital Hall举办,名为《你想不到》。届时将会有更多精彩的舞蹈和剧场表演,绝对是您不容错过的年度活动。票价为RM25, RM35及RM50,划位购票为准,尚未买票的朋友,可以联络:

刘伟义: 019 5330395
刘伟兴: 016 8333936

评论

Tang Bubbles说…
Wow...Very detailed article...
Which Newspaper?
Katary说…
没想到lonny的名字是这样的.. haha =p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Here In My Home

相信最近大家都可以从不同管道听见这首歌。我听了这首歌,觉得很感动,也很有感触。 是因为动荡的政治局势吗?还是因为心里一直觉得这一片我们都深爱的土地没有真正承认华人成为“马来西亚人”的感触?又或者是西马人的心态还在下意识地将东马排除在外(到现在还是有西马人这样对我说:我们马来西亚人很少到沙巴砂拉越去,所以不知道沙巴砂拉越和马来西亚有什么不一样)? 当我们唱着这首歌时,意味着我们没有肤色之分,没有信仰之别,也没有区域的不一样。 我们,同样是马来西亚人。同样的深爱着我们的国家。 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到 这里 下载。

继续烦恼。。。

要换一台电脑?还是。。。 这个? 这个? 这个? 不然就这个? 或者这个也不错,:P 鱼与熊掌,所以,继续烦恼。。。

无法预知未来。

看见你五官标准四肢健全,就是父亲最大的欣慰。  从来没有想过生命的形成是如此美妙,那种喜悦是尖锐的,敏感的,内敛的,野马脱缰一般从身体每一个细胞奔腾倾泻,却始终无法以自身的面部表情显露出来。给一个蹩脚的缘由,可以说自己内向,可是真正的原因,或许只是我无法用有限的脸部表情来表达自己对新生命的惊叹和赞美。  或许只是自己不善言辞。  我无法预知未来。  将来你会以怎么样的一个形式和心情来看待这一系列的文字呢?无论你想要平平庸庸过着平淡的生活,还努力不懈地追求一些某种属于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都希望这些写给未来的文字会带给你一点点启发。  孩子。未来是无法预知的,电影“Interstellar”提到只有爱和地心引力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果真如此,所有情感包括憎恨思念忧愁自卑焦虑也可以穿越时空回到从前吧。地心引力本身是特别的,我们人类所知的物理知识里只有地心引力不受时空的操控,以超越光速的状况存在,每一个质量的密度,都有扭曲时空的能力,当物质密度庞大到一个程度,我们在三维时空内所感受到时空扭曲后的副产品就是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我理性的一面让我不能相信感情能够扭曲时空,就像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无论我在精神层面上对艺术或宗教有着异常的领悟和认知,却不能苟同那些似是而非的科学理论。  我无法预知未来,现在用一个手掌心便可以举起的你,往后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周遭?我决定不去干涉你的信仰你的性向你的自由你的未来,那些都是人生很重要很重要的决定,世界充满了太多太多悖论和偏见,当对错黑白越来越模糊,当科技越来越发达,当得到新知识的管道越来越容易,当左翼分子和右派分子的分歧越来越激烈,当感性越来越自私理性越来越自我,唯一能够让自己尽量维持清醒的方法只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这一代比较简单,想要在出类拔萃,就不能趋炎附势,学会自己判断真假得出结论。身为父亲的我,就是因为无法坚持岗位,只能平平庸庸的过了半辈子。无所谓好或不好,快不快乐,而是取决于自己人生的目标和定位。下一代,你们这一代,世界会怎么改变,让我用几十年的生命历练大胆揣测,大概也相差不远。你们会面对更艰巨的挑战,社会会更竞争,真要脱颖而出,就得拥有自己的特点,不是说标新立异,而是让自己更个人化,用自由的思想塑造独特的个性和品位。  为了生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