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降魔记



昨夜致电薇達,越洋电话里她一点不留情面,略带谦卑的口吻,责备我对文字藐视,让我想起中学时候的数学老师,虽然脸上挂着一副旧式黑框眼睛,一群平时喧闹无比的顽皮学生,在他真挚灼热的眼光下噤若寒蝉。那时,我第一次感受到一个人的生命中其实拥有一些旁人难以理解的执着,值得他们奉献生命中每一份能量和精力,维护者心目中的黄金岛或乌托邦。他是启发我数理兴趣的恩师,让我深深明白数学的内涵和奥义,必须由发自内心对每一个数字的崇拜,转换成盲目的信仰方能融汇贯通。对他,我只有敬佩和尊重,是他的信仰,带领我真正走进数理的门槛,体验熊熊烈火燃烧的生命。

文字是薇達的信仰,在她的淡定的话语中,我听见了诸如伟义对舞蹈那般融入生命无法割舍的执着。他们或许偏执,但是活着,用斑斓的生命色彩活着,用失衡的生命节奏活着,用极限的生命幅度活着。

人生只是一把尚未点燃的火炬,总会在某一个时空交叉点触碰到点火的引子霍然焚烧,直至火焰将生命燃烧殆尽,然后在人世留下一些值得记忆的事迹。没有必然亦无偶然,生命必须穿越寂寞沙洲浏览那辽阔永无止尽的焦躁,奔驰旷野平原坦呈一望无际无所遁形的赤裸,攀爬万丈峭壁试探触目惊心一不小心就粉身碎骨的忐忑,彳亍冰天雪地领略延绵不绝切身刺骨的冷漠,征服热带雨林部署步步为营心惊胆颤的慌乱,我们一边循规蹈矩实践生命应有的线条,一边寻找脱轨的理由,让孱弱的生命摇曳在不着边际自我塑造的幻想之中。那些脱缰的欲望,一直蠢蠢欲动,被理性抑制,被现实唾弃,被人群流放,被世俗驱逐,欲望几乎被鞭笞成牢笼内温顺的猛兽,只能啃食适量的血腥,铁窗外那一片熟悉的荒山野岭,却已褪色成早晨花瓣酝酿的露珠中美丽而不真实的倒映,随花陨落,随之凋零,随之风干,了无痕迹,一时想起,也不过镜花水月,陌生得像一场昨夜悠悠转醒余音绕梁的美梦。我们都看得见欲望的魔兽,并与之共舞,却始终没有将它释放的勇气和驾御的决心。

书写是一项非常消耗生命力的事,她说。

我相信。真的,虽然不善言辞的我未能用言语表达。

燃烧生命所汲取的燃料,就是生命啊!

他们必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剖开最细微的情绪神经,瞻仰已经粉身碎骨深埋在记忆铁箱里的伤痛遗容;他们需要一些激烈的爱情,焚烧因消耗过钜而缺氧的生命力,在虚无的内心荒野,遏止虚耗的蔓延;他们还要神经质地自捅过去莫名其妙留下的伤痕,分析每一道伤疤的来源与深浅,勘察最精致的伤痛。

文人对伤痛的触觉,远比常人敏感强烈,并非他们本质脆弱或喜欢将伤痛无限量放大,而是文人善长泅泳于悲观,沉溺于悲伤,忍受伤痛带来的麻痹与快感,体会每一次伤痛之间最精细的差异。文人最残酷的,莫过于舍身投入爱情,让伤痛肢解身体每一条神经、让哀伤穿越每一个细胞,让锥心裂肺的痛楚淹没所有知觉,甚至连自己也消失了。无论文字间披露多少软弱无助、多少彷徨无奈,文人的本质是坚毅刚强的,否则无法徘徊过一次又一次的死亡边缘,再如浴火凤凰般重生,以冰冷的姿态挑逗血淋淋的文字。

我一直以为薇達的文字风格是隐隐约约透露着淡淡的哀愁,书写至此,我豁然明白痛苦的真正意义,也明白了她所谓文字没有灵魂的意思。痛是瞬间强烈的情绪反应,苦是细水长流的缠绵;痛是亲身经历的过程,苦是隔岸观火的纠葛。只有赤裸裸坦荡荡浸淫过最惨烈的伤痛,才能真真切切透透彻彻领悟到苦涩的滋味。苦是艺术领域里比较难达到的层次,相对于肤浅的甜美震撼、浮夸的酸痛刺激,多了一份纠缠不清的哀伤。我终于明白,那种阅读她文字时产生的隔膜感,源自于她内心深处灵魂苦涩的呐喊。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Here In My Home

相信最近大家都可以从不同管道听见这首歌。我听了这首歌,觉得很感动,也很有感触。 是因为动荡的政治局势吗?还是因为心里一直觉得这一片我们都深爱的土地没有真正承认华人成为“马来西亚人”的感触?又或者是西马人的心态还在下意识地将东马排除在外(到现在还是有西马人这样对我说:我们马来西亚人很少到沙巴砂拉越去,所以不知道沙巴砂拉越和马来西亚有什么不一样)? 当我们唱着这首歌时,意味着我们没有肤色之分,没有信仰之别,也没有区域的不一样。 我们,同样是马来西亚人。同样的深爱着我们的国家。 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到 这里 下载。

继续烦恼。。。

要换一台电脑?还是。。。 这个? 这个? 这个? 不然就这个? 或者这个也不错,:P 鱼与熊掌,所以,继续烦恼。。。

无法预知未来。

看见你五官标准四肢健全,就是父亲最大的欣慰。  从来没有想过生命的形成是如此美妙,那种喜悦是尖锐的,敏感的,内敛的,野马脱缰一般从身体每一个细胞奔腾倾泻,却始终无法以自身的面部表情显露出来。给一个蹩脚的缘由,可以说自己内向,可是真正的原因,或许只是我无法用有限的脸部表情来表达自己对新生命的惊叹和赞美。  或许只是自己不善言辞。  我无法预知未来。  将来你会以怎么样的一个形式和心情来看待这一系列的文字呢?无论你想要平平庸庸过着平淡的生活,还努力不懈地追求一些某种属于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都希望这些写给未来的文字会带给你一点点启发。  孩子。未来是无法预知的,电影“Interstellar”提到只有爱和地心引力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果真如此,所有情感包括憎恨思念忧愁自卑焦虑也可以穿越时空回到从前吧。地心引力本身是特别的,我们人类所知的物理知识里只有地心引力不受时空的操控,以超越光速的状况存在,每一个质量的密度,都有扭曲时空的能力,当物质密度庞大到一个程度,我们在三维时空内所感受到时空扭曲后的副产品就是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我理性的一面让我不能相信感情能够扭曲时空,就像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无论我在精神层面上对艺术或宗教有着异常的领悟和认知,却不能苟同那些似是而非的科学理论。  我无法预知未来,现在用一个手掌心便可以举起的你,往后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周遭?我决定不去干涉你的信仰你的性向你的自由你的未来,那些都是人生很重要很重要的决定,世界充满了太多太多悖论和偏见,当对错黑白越来越模糊,当科技越来越发达,当得到新知识的管道越来越容易,当左翼分子和右派分子的分歧越来越激烈,当感性越来越自私理性越来越自我,唯一能够让自己尽量维持清醒的方法只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这一代比较简单,想要在出类拔萃,就不能趋炎附势,学会自己判断真假得出结论。身为父亲的我,就是因为无法坚持岗位,只能平平庸庸的过了半辈子。无所谓好或不好,快不快乐,而是取决于自己人生的目标和定位。下一代,你们这一代,世界会怎么改变,让我用几十年的生命历练大胆揣测,大概也相差不远。你们会面对更艰巨的挑战,社会会更竞争,真要脱颖而出,就得拥有自己的特点,不是说标新立异,而是让自己更个人化,用自由的思想塑造独特的个性和品位。  为了生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