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教育这一回事。

年轻时总以为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现在事情看多了,才发现那些肯为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费心尽力的无名之仕是多么伟大。想起很久以前在网络上看到的一段话:

十多二十岁我们想征服宇宙,二十岁开始我们想改变世界,三十岁开始我们想为国家革命,四十岁开始关心社会,五十岁开始话题离不开左邻右舍,六十岁开始喜欢掌控家庭,临死之前才后悔当初为何没有改变自己。一开始我们就本末倒置,就错了。

现在开始策划一些关于教育的事,不是那些改变世界之类的教育,而是用自己有限的能力,为那些没有机会接触教育的人编写一些课程,暂时分为三个阶段,10岁以下,10到20岁,以及20岁以上,纲目上暂时也只有科学,数学和品格塑造。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也预期收到的效益会很少,很多人根本不屑,所以从事这些教育工作的只有那些国外的善心人士。教育应该就是有教无类,打算在我住的地方前面搭一个小棚,利用放工时间尝试开始。当然,现在只是初步构想,因为考虑到时间配合,自己的资金问题和素材方面的贫乏,或许还要几个月来执行。如果你们有任何方面的资助,也可以告诉我,提供我更多更好的意见。

其实我对教育颇有天份,很多人经过我的一席话或一些交流而突飞猛进,可是要设计一个适合全年龄的教程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想了几天,电脑前也只有三四页不成气候。回头想,这不也是一种创作吗?创作这一回事始终让我不可自拔的着迷啊。虽然观众是一群连养活自己都困难的小孩,暂时锁定的也只有六个人,全部是没有国际祖籍印尼的难民。

评论

Skyler说…
我前兩天去紀錄了一個地方,那裡也為這些孩子提供教育。可惜的是好像遇上麻煩,面臨被迫關閉的命運。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Here In My Home

相信最近大家都可以从不同管道听见这首歌。我听了这首歌,觉得很感动,也很有感触。 是因为动荡的政治局势吗?还是因为心里一直觉得这一片我们都深爱的土地没有真正承认华人成为“马来西亚人”的感触?又或者是西马人的心态还在下意识地将东马排除在外(到现在还是有西马人这样对我说:我们马来西亚人很少到沙巴砂拉越去,所以不知道沙巴砂拉越和马来西亚有什么不一样)? 当我们唱着这首歌时,意味着我们没有肤色之分,没有信仰之别,也没有区域的不一样。 我们,同样是马来西亚人。同样的深爱着我们的国家。 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到 这里 下载。

继续烦恼。。。

要换一台电脑?还是。。。 这个? 这个? 这个? 不然就这个? 或者这个也不错,:P 鱼与熊掌,所以,继续烦恼。。。

无法预知未来。

看见你五官标准四肢健全,就是父亲最大的欣慰。  从来没有想过生命的形成是如此美妙,那种喜悦是尖锐的,敏感的,内敛的,野马脱缰一般从身体每一个细胞奔腾倾泻,却始终无法以自身的面部表情显露出来。给一个蹩脚的缘由,可以说自己内向,可是真正的原因,或许只是我无法用有限的脸部表情来表达自己对新生命的惊叹和赞美。  或许只是自己不善言辞。  我无法预知未来。  将来你会以怎么样的一个形式和心情来看待这一系列的文字呢?无论你想要平平庸庸过着平淡的生活,还努力不懈地追求一些某种属于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都希望这些写给未来的文字会带给你一点点启发。  孩子。未来是无法预知的,电影“Interstellar”提到只有爱和地心引力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果真如此,所有情感包括憎恨思念忧愁自卑焦虑也可以穿越时空回到从前吧。地心引力本身是特别的,我们人类所知的物理知识里只有地心引力不受时空的操控,以超越光速的状况存在,每一个质量的密度,都有扭曲时空的能力,当物质密度庞大到一个程度,我们在三维时空内所感受到时空扭曲后的副产品就是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我理性的一面让我不能相信感情能够扭曲时空,就像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无论我在精神层面上对艺术或宗教有着异常的领悟和认知,却不能苟同那些似是而非的科学理论。  我无法预知未来,现在用一个手掌心便可以举起的你,往后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周遭?我决定不去干涉你的信仰你的性向你的自由你的未来,那些都是人生很重要很重要的决定,世界充满了太多太多悖论和偏见,当对错黑白越来越模糊,当科技越来越发达,当得到新知识的管道越来越容易,当左翼分子和右派分子的分歧越来越激烈,当感性越来越自私理性越来越自我,唯一能够让自己尽量维持清醒的方法只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这一代比较简单,想要在出类拔萃,就不能趋炎附势,学会自己判断真假得出结论。身为父亲的我,就是因为无法坚持岗位,只能平平庸庸的过了半辈子。无所谓好或不好,快不快乐,而是取决于自己人生的目标和定位。下一代,你们这一代,世界会怎么改变,让我用几十年的生命历练大胆揣测,大概也相差不远。你们会面对更艰巨的挑战,社会会更竞争,真要脱颖而出,就得拥有自己的特点,不是说标新立异,而是让自己更个人化,用自由的思想塑造独特的个性和品位。  为了生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