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唯美而残酷的告白。


先透露一点剧情,不喜者请回避。

电影前面的四分之一,是松隆子扮演的森口老师在课堂上面对着三十七位学生异常冷静的叙述了自己心爱女儿被杀害的真相。她是这部电影中的灵魂,如果没有那一场宁静压抑的告白,将观众锁定在满满无法宣泄的情绪之下,我们就没办法体验接踵而来对每一个人物深沉阴霾的刻画,以及那些细腻得叫人心碎的痛苦。

一节课的戏份,大概三十分钟吧,全部在课室中上演,那是需要多少的专注力和掌控力,才能不让观众觉得厌烦?导演大量重复使用慢镜,加上冷漠阴暗的色调和温柔优美的配乐,虽然课堂上学生嬉戏喧闹,却也覆盖不了森口老师娓娓道来的细述。她由始至终没有改变语调,没有喜怒哀乐,一切显得如此平静,仿佛在阐述一件事不关己道听途说的故事。学生从一开始的胡闹,到后来屏着呼吸聆听,她始终从一而终,没有为自己女儿的死亡而哀伤,也没有对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展开激烈的谴责。空气弥漫着危险的气息,却又如此温柔,到最后,凝固在最压抑的情绪点上,叫人挥之不去的不是真相,而是森口老师和两位凶手同学的阴暗面。

我有一种错觉,课堂上的戏份,应该便是整部电影的高潮了,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到了顶点,而森口老师的报复,可以说淋漓尽致摧毁了两位学生往后的人生了。

然后我才知道那只是序曲,人性的黑暗,才要真正开始上演。

如果要我定位,这是一部三级片,并非色情暴力,而是因为关于人性的描写过于黑暗,让人不寒而栗之余,你极可能会失眠,不断反复思考剧中人物的对与错,善与恶。《告白》就是有这种叫人恐惧却不可自拔迷恋的魅力。

题外话。日本的少年法,是针对十四岁或以下的人做出人身保护,就算他们犯了法也不能定罪。《告白》的故事,便是以这个主题为出发点,让人思考犯罪年轻化的趋势,尽管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可是说是人道,若自己是受害者,是否能够网开一面?戏中两位饰演杀人犯的同学演技如火纯清,我有被吓到。

另外一个涉及的主题是‘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否真的有效?现在的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保护越来越严重,别说体罚,就算只是没带课本被骂了,家长也会兴师问罪说危害孩子的心智成长。不能打不能骂,只能用爱的教育纵容他们放肆,难道就不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负面的影响?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Here In My Home

相信最近大家都可以从不同管道听见这首歌。我听了这首歌,觉得很感动,也很有感触。 是因为动荡的政治局势吗?还是因为心里一直觉得这一片我们都深爱的土地没有真正承认华人成为“马来西亚人”的感触?又或者是西马人的心态还在下意识地将东马排除在外(到现在还是有西马人这样对我说:我们马来西亚人很少到沙巴砂拉越去,所以不知道沙巴砂拉越和马来西亚有什么不一样)? 当我们唱着这首歌时,意味着我们没有肤色之分,没有信仰之别,也没有区域的不一样。 我们,同样是马来西亚人。同样的深爱着我们的国家。 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到 这里 下载。

继续烦恼。。。

要换一台电脑?还是。。。 这个? 这个? 这个? 不然就这个? 或者这个也不错,:P 鱼与熊掌,所以,继续烦恼。。。

无法预知未来。

看见你五官标准四肢健全,就是父亲最大的欣慰。  从来没有想过生命的形成是如此美妙,那种喜悦是尖锐的,敏感的,内敛的,野马脱缰一般从身体每一个细胞奔腾倾泻,却始终无法以自身的面部表情显露出来。给一个蹩脚的缘由,可以说自己内向,可是真正的原因,或许只是我无法用有限的脸部表情来表达自己对新生命的惊叹和赞美。  或许只是自己不善言辞。  我无法预知未来。  将来你会以怎么样的一个形式和心情来看待这一系列的文字呢?无论你想要平平庸庸过着平淡的生活,还努力不懈地追求一些某种属于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都希望这些写给未来的文字会带给你一点点启发。  孩子。未来是无法预知的,电影“Interstellar”提到只有爱和地心引力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果真如此,所有情感包括憎恨思念忧愁自卑焦虑也可以穿越时空回到从前吧。地心引力本身是特别的,我们人类所知的物理知识里只有地心引力不受时空的操控,以超越光速的状况存在,每一个质量的密度,都有扭曲时空的能力,当物质密度庞大到一个程度,我们在三维时空内所感受到时空扭曲后的副产品就是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我理性的一面让我不能相信感情能够扭曲时空,就像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无论我在精神层面上对艺术或宗教有着异常的领悟和认知,却不能苟同那些似是而非的科学理论。  我无法预知未来,现在用一个手掌心便可以举起的你,往后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周遭?我决定不去干涉你的信仰你的性向你的自由你的未来,那些都是人生很重要很重要的决定,世界充满了太多太多悖论和偏见,当对错黑白越来越模糊,当科技越来越发达,当得到新知识的管道越来越容易,当左翼分子和右派分子的分歧越来越激烈,当感性越来越自私理性越来越自我,唯一能够让自己尽量维持清醒的方法只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这一代比较简单,想要在出类拔萃,就不能趋炎附势,学会自己判断真假得出结论。身为父亲的我,就是因为无法坚持岗位,只能平平庸庸的过了半辈子。无所谓好或不好,快不快乐,而是取决于自己人生的目标和定位。下一代,你们这一代,世界会怎么改变,让我用几十年的生命历练大胆揣测,大概也相差不远。你们会面对更艰巨的挑战,社会会更竞争,真要脱颖而出,就得拥有自己的特点,不是说标新立异,而是让自己更个人化,用自由的思想塑造独特的个性和品位。  为了生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