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荒诞的谎言。

友善的小徐常常说:摄影是最真实的谎言。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新一代手中的相机几乎都是数码相机。撇开后制不谈,难道相机本身就不撒谎吗?两台不同牌子的相机同一个地点同时间同样的设定拍同一张照片,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一样,那么肯定有一张是在撒谎。现在的相机已经可预先设定色温、对比、饱和度、修图、HDR、特效、模拟等等功能,谁说相机原始照片才是最真实的?

摄影,是截取我们环境中视觉一部分的瞬间来陈述一些故事,观众透过画面来理解真相,不管理解有没有被扭曲,那就是我们的认知。尤其在这个数码时代,相片的真实性几乎已经无法被确认,摄影于是被硬扯成两个主流,摆拍和捉拍。国家地理、新闻摄影、街拍等等大多强调捉拍,因为那是最真实还原真相的摄影方式;而时尚、概念摄影、主题摄影等等则着重在摆拍的设计,经过一连窜精心策划,灯光控制,达到摄影师预想中的效果。捉拍被摆拍流派说成不入流,摆拍则被捉拍与不是摄影本质划上等号。

我始终还是没有找到摄影的本质,也不明白其中的意义。若说摄影是为了呈现真实的那一瞬间,那么当初摄影被发明时由于器材的限制,所有照片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设置,才能拍出一张好照片,那么摄影的初衷不就是摆拍吗?我想我尚未有资格讨论那么严肃的问题,暂时还是留给真正的艺术家吧。这里要说的只是我下一个摄影主题,《荒诞的谎言》。

虽然摄影依然不被公认为艺术工具,可是摄影却可以像其他艺术领域一般表现一些内在的意蕴,用摄影这个工具,来表达一个主观的想法,不晓得算不算是摄影,我只是纯粹用自己对摄影的肤浅理解,来诠释一些被处理过的真相。也就是谎言。

谎言是具有魅力的,和邪恶一样,谎言不过是一个很表面的名词,可是谎言就是人性的本质。每个人都在说谎,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谎言作最合理的解释,建立了整个文明史的架构。而这里想探讨的只不过是摄影背后的谎言。当然,我的摄影功力并不足以解剖谎言在社会构成的压抑和不安,那些都太沉重,沉重得超越了我的年龄和经历,充其量,我也只能用自己的观感语言阐释个体谎言的现象。回到最初,什么是谎言?

谎言就是自己说出来,以为是为了对方好;对方说出来,却变成自私自利的话。

我是一个处女座的浪漫主义者,喜欢在作品中加入一些奇幻诡异的色调,那些,都是摄影者撒谎的证据。这次的摄影既然以谎言为主题,要表达的,当然远远多于摄影本身的谎言。我相信谎言本身是有魅力的,尤其是围绕在女生周遭的谎言。

先不要攻击我。

我不是在展现男性的沙文主义,只是陈述一个事实。我看金庸小说,有一段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倚天屠龙记》中殷素素死前对张无忌的软语叮咛:孩儿,你长大后要提防女人骗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张无忌不是没有听懂妈妈的话,当他遇见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女生,他却也心甘情愿的受骗。他不是不想拒绝,而是无法抵抗谎言的魅力。(题外话,金庸小说里殷素素是我最喜欢的女主角之一,最讨厌的则是小龙女和王语嫣)

身为男人,我们都曾经在内心深处闪过类似的话:我宁愿你欺骗我,我也想知道你曾经喜欢过我。身为女人,相信谈过恋爱的都也曾经如此相信男生为了拥有而许下的种种承诺。爱情本身就是建立在最荒诞的谎言之上,为了维持一段感情,人类可以用爱情解释每一种欺骗。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的条件,就是那瞬间的火花。其中一种爱情模式是这样的。情窦初开的美丽女生一天到晚接受电视剧和言情小说的熏陶,对爱情的渴望往往比男生来得更高,可是渴望和要求只不过是坠入情网的崔药剂,真正让爱情产生的却是谎言。因为女生相信感觉和直觉,所以她们常常不会爱上一个可以为自己付出一切的男生,却会爱上一个对自己忽冷忽热的男生。说穿了,所谓的感觉和直觉,其实源自于那忽冷忽热的适应期,也就是自我欺骗却信以为真的行为。

这个系列会以一个女生的青涩开始,在爱情萌芽时结束。

《荒诞的谎言》当然可以持续发展,延伸到家庭、政治、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等等的课题,但是作为一个想法的试金石,爱情永远是最好最贴近自己的主题。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无法预知未来。

看见你五官标准四肢健全,就是父亲最大的欣慰。  从来没有想过生命的形成是如此美妙,那种喜悦是尖锐的,敏感的,内敛的,野马脱缰一般从身体每一个细胞奔腾倾泻,却始终无法以自身的面部表情显露出来。给一个蹩脚的缘由,可以说自己内向,可是真正的原因,或许只是我无法用有限的脸部表情来表达自己对新生命的惊叹和赞美。  或许只是自己不善言辞。  我无法预知未来。  将来你会以怎么样的一个形式和心情来看待这一系列的文字呢?无论你想要平平庸庸过着平淡的生活,还努力不懈地追求一些某种属于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都希望这些写给未来的文字会带给你一点点启发。  孩子。未来是无法预知的,电影“Interstellar”提到只有爱和地心引力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果真如此,所有情感包括憎恨思念忧愁自卑焦虑也可以穿越时空回到从前吧。地心引力本身是特别的,我们人类所知的物理知识里只有地心引力不受时空的操控,以超越光速的状况存在,每一个质量的密度,都有扭曲时空的能力,当物质密度庞大到一个程度,我们在三维时空内所感受到时空扭曲后的副产品就是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我理性的一面让我不能相信感情能够扭曲时空,就像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无论我在精神层面上对艺术或宗教有着异常的领悟和认知,却不能苟同那些似是而非的科学理论。  我无法预知未来,现在用一个手掌心便可以举起的你,往后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周遭?我决定不去干涉你的信仰你的性向你的自由你的未来,那些都是人生很重要很重要的决定,世界充满了太多太多悖论和偏见,当对错黑白越来越模糊,当科技越来越发达,当得到新知识的管道越来越容易,当左翼分子和右派分子的分歧越来越激烈,当感性越来越自私理性越来越自我,唯一能够让自己尽量维持清醒的方法只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这一代比较简单,想要在出类拔萃,就不能趋炎附势,学会自己判断真假得出结论。身为父亲的我,就是因为无法坚持岗位,只能平平庸庸的过了半辈子。无所谓好或不好,快不快乐,而是取决于自己人生的目标和定位。下一代,你们这一代,世界会怎么改变,让我用几十年的生命历练大胆揣测,大概也相差不远。你们会面对更艰巨的挑战,社会会更竞争,真要脱颖而出,就得拥有自己的特点,不是说标新立异,而是让自己更个人化,用自由的思想塑造独特的个性和品位。  为了生活,无...

继续烦恼。。。

要换一台电脑?还是。。。 这个? 这个? 这个? 不然就这个? 或者这个也不错,:P 鱼与熊掌,所以,继续烦恼。。。

Here In My Home

相信最近大家都可以从不同管道听见这首歌。我听了这首歌,觉得很感动,也很有感触。 是因为动荡的政治局势吗?还是因为心里一直觉得这一片我们都深爱的土地没有真正承认华人成为“马来西亚人”的感触?又或者是西马人的心态还在下意识地将东马排除在外(到现在还是有西马人这样对我说:我们马来西亚人很少到沙巴砂拉越去,所以不知道沙巴砂拉越和马来西亚有什么不一样)? 当我们唱着这首歌时,意味着我们没有肤色之分,没有信仰之别,也没有区域的不一样。 我们,同样是马来西亚人。同样的深爱着我们的国家。 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到 这里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