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白鸽之眼



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初梁朝伟会拒演《赤壁》这部电影。

或许我看电影很挑剔,其实我只是注重人物多过剧情罢了。《赤壁》是一部大制作,千军万马,沙尘滚滚,场面浩大过近来任何一部亚洲战争电影,从道具、服饰、场景、演员等来看,导演的确用心良苦,费了蛮多心思和考量。但是,一个薄弱的剧本,却徒然浪费了所有财力物力人力的资源。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加插了许多他的主观,《赤壁》这部电影参考了他的意见,所以故事和人物个性基本上和书中描写相去不远,只有篡改了少许情节,大部分我还可以接受。三国时代,最初我仰慕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来喜欢赵云的智勇双全,之后欣赏曹操的枭雄野心,然后司马懿的韬光养晦,而最近,却是东吴的孙策。若不是孙策英年早逝,三国鼎立的状况很有可能不会出现。这是题外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孙策的事迹。

看过《赤壁》的朋友,请闭上眼睛,想想看里头有那一位人物,是让你印象深刻的?没有。

所有的主角,都可以驰聘沙场,以一档百,每一个镜头,都是在刻意营造英雄感,深怕观众不知道或者没有发现到那个人物的存在。败笔,只有两个字 – 刻意。导演“刻意”地安排一场偷牛的剧情,来表现出周瑜的领导魅力;“刻意”上演猎虎的情节,来展示孙权的决心;“刻意”让某个主要人物受伤,来表现他的勇猛;“刻意”让瑜亮二人斗琴,来显示他们的惺惺相惜;“刻意”塞进了无相关的女主角,来衬托男主角的英雄气概;“刻意”摆出莫名其妙的怪阵,来营造史无前例的战争场面。

我看不到任何人的内心戏,也看不到戏剧的张力。

你要看张飞的鲁莽,导演就让他乱哄乱叫;你要关羽的威猛,导演就让他在千军万马之中来去自如;你要曹操的阴险毒辣,你会看到他殺一敬百;你要诸葛亮的智慧,会看见他毫无说服力的演说,无论你要看什么,导演(或者编剧)就让你看什么。你不会发现到,原来张丰毅的演技比林志玲好,真的。

演员的演技都被埋没了,剩下没有灵魂没有内涵没有个性的角色。当一个人很“刻意”地表现自己多么聪明,说自己多么有本领时,大家对他的印象就很表面。这是我的感觉。

吴宇森不懂兵法,所以有几幕战争场面几乎让我笑出来。

三国时代发生在约两千年前,汉室败坏,群雄割据称王,先有黄巾贼之乱,袁绍董卓吕布乘乱崛起,曹操以平定逆贼为名讨伐叛党,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风头一时无两。厚黑学始祖刘备东藏西匿,寻觅安身之处,故事就发生在他逃出新野,寻求东吴协助之际。我没有认真考查历史,根据我个人所知,两千年前的治金术大概只到青铜。叫我纳闷的是,刘备带领了数十万平民百姓,竟然能够在士兵的盾牌背后装上铜镜(居然一直很“刻意”的不断强调),用来反射进攻马匹的眼睛。百姓们连吃都不饱,还可以那么奢侈地将盾牌镶上矜贵的金属,老百姓恐怕跟错了主人呢。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孙子有曰:十则围之,意思是若我军军力十倍于敌方,就可以采用围巢的方法攻陷对方。八卦阵是诸葛亮失传的阵法之一,实际的阵型我也不懂,但是像他们那种围敌法,肯定要比对方多过二十倍的兵力方能办到,更何况曹操的兵马全是骑兵?有云:步兵克弓兵,弓兵克骑兵,骑兵克步兵,此为最基本的兵法。既然我方军弱且少,那个八卦阵是怎么摆出来的?更离谱的,师出无名的几位猛将,何必再多此一举杀入敌军,而且个个单枪匹马,是嫌命长吗?还是如果不出列,就显示不出他们的英雄气魄?

我相信吴宇森为了梁朝伟修改过剧本。梁朝伟会答应接这部戏,而且坚持选择饰演周瑜,一来是为了义气,二来,极有可能是周瑜在历史评价的争议性。罗贯中将周瑜写成喜欢妒忌的小人,完全是小说戏剧性的考量,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一点,编剧做得很好,平反了周瑜多年被人误解的冤枉。但是,梁朝伟万万想不到,编剧干脆将他塑造为百分百的正面人物,而少了深沉阴暗的一面。演戏演得出神入化的梁先生,今天和刘小姐喜结连理之际,对导演和编剧当时的“好意”相信只有欲哭无泪了。

吴导毕竟在好莱坞打转了好多年,依然有过人之处,有一幕我觉得拍得不只漂亮,更具国际水准。用白鸽(吴宇森的招牌)视觉角度,从一方的城墙一直飞到敌方的营地,让人看到了曹军叹为观止的军舰和军事实力,在东方甚至世界电影界可算一个经典镜头。很可惜,他又再度浪费了这一幕的决定性作用。两军交战,这一只白鸽看到的只有双方的军力差别吗?士兵的士气、练兵的差异、地形的不同,都是很好的戏剧张力,可以借用白鸽之眼道尽一切。

我不知道。也许,是吴导的功力太深,我看不懂吧。

希望后半部除了娱乐性,会有惊喜。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继续烦恼。。。

要换一台电脑?还是。。。 这个? 这个? 这个? 不然就这个? 或者这个也不错,:P 鱼与熊掌,所以,继续烦恼。。。

Here In My Home

相信最近大家都可以从不同管道听见这首歌。我听了这首歌,觉得很感动,也很有感触。 是因为动荡的政治局势吗?还是因为心里一直觉得这一片我们都深爱的土地没有真正承认华人成为“马来西亚人”的感触?又或者是西马人的心态还在下意识地将东马排除在外(到现在还是有西马人这样对我说:我们马来西亚人很少到沙巴砂拉越去,所以不知道沙巴砂拉越和马来西亚有什么不一样)? 当我们唱着这首歌时,意味着我们没有肤色之分,没有信仰之别,也没有区域的不一样。 我们,同样是马来西亚人。同样的深爱着我们的国家。 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到 这里 下载。

对不起,我没那么高格调。

《唐朝》 李白酒罢笙歌谣 杜甫梦醒诗情操 感叹天地浩淼 盛世风骚 落幕萧萧 李世民鞍上夺标 武则天垂幕政朝 江山如此多娇 难得逍遥 还看今朝 礼义廉耻仁爱忠孝 品德的指标 唐朝 是中国人的骄傲 朝来夕往的浪潮 抹不去心的微笑 唐朝 是我们心的圈套 囚禁民族的天牢 海角天涯无法逃 用美酒和葡萄 默默哀悼 死去的诗歌和人道 想不到我即兴写的一首歌词,竟然引起了大家的不满,这首歌,虽然起名《唐朝》,说得却是中国人(华人)的思想和心态。本来是自娱的一首词,可能我用了一些奇怪的字眼,是人不是人,是鬼不是鬼(人海中的蚂蚁)引经据典,大肆批评我的无知,错用了唐朝的意义;manchys小姐也踏上一脚,先说已经过时,然后指责我胡乱塑造历史,还好大家还算客气,选用的句子都比较软性,让我有机会做出解释。 唐朝的历史,人海中的蚂蚁已经转载不少资料,这里不赘,而且也和我想表达的东西无关。小的不才,习过几年诗,依然写不出一首好诗,却拜过程所赐,阅过不下诗千首,其中的最爱,当然是韵律优美的唐诗。要真正理解唐诗,必须了解诗人们的背景,当时社会的制度,诗人的经历等等。有许多现在看来平平无奇的是好诗,倘若知悉诗人创作诗的原因以及它的背景意义,顿时变成富有深沉的艺术感染力,李白的《静夜思》乃其中一例。唐诗的浪漫色彩比较浓厚,但诗风因人而异,李白豪迈,杜甫悲情,白居易儒雅,李商隐缠绵,王维朴实,孟浩然坦荡,各具特色,百花齐放。我对唐朝的知识,是从读唐诗慢慢累积而成,所以写这首歌词时,没有翻阅书本,直接从脑海捕捉对唐朝的记忆,书写成章。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很简单,我不是在写唐朝的繁华陨落。那些,我没有资格写。 选用四位唐朝人物的名字,李白、杜甫、李世民和武则天,并没有特别意思,那是我仅有的知识中觉得有代表性的其中几位(不然就不切题了),李白杜甫代表民;李世民武则天代表官。我也从百度百科转载一些资料: 『 李白 李白 (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身长七尺有余(约1.83米)。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幼年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一说生于四川江油青莲乡。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