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三月, 2009的博文

当一切在绝望之中,唯有信仰长存。

三月二十六日的星洲日报。虽然写过,我加长了。 内容: 《时间回旋》是一部横跨四十亿年,纵跃整个太阳系起始湮灭的科幻文学,罗伯特•查尔斯•威尔森以他感性压抑却平静得近乎冷漠的笔触,用第一人称,从容不迫地娓娓道出三个年轻人在末世浩劫中历经了四十年的友情和爱情。 一直以来,科幻小说就被人套上冰冷坚硬的外衣,带点无情的理性和藐视苍生的逻辑思维,中国当代文学女作家王安忆一语道尽了科幻小说的精髓,好看的科幻小说的特质是必须拥有严格的想象力,看似自相矛盾的论点,正好概括科幻小说本质的尴尬。科幻小说的合理性不在于“事件”可不可能发生,而是“事件”发生后所衍生的连锁性效应能否合乎旁观理性的科学逻辑。时间回旋本身的确存在着物理理论上的瑕疵,被透析膜包围着的地球与永恒的宇宙相比,时间几乎可以说是接近停顿的状态,地球和外太空时间进行的差异或许可以成立,但是太阳系的平衡来自每个星球的相互引力,当地球时间正在缓慢进行当儿,地球如何维持本身在太阳系的轨道,太阳系如何中和变异之后所引发的重力变轴,又或者地球如何抗衡物理学最基本的加速和减速所带来的自然灾害? 撇开“事件”的合理性不说,威尔森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很多让人叹为观止的科学假设,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火星培育计划和复制体生物科技网络。 只有在那种时间差的情况下,火星计划和复制体网络方有实现的可能。广义来说,地球是火星人的上帝,地球人创造了火星生命,火星的文明发展最后却凌驾在地球文明之上,变成地球毁灭的希望,然后共同携手堪破时间回旋的奥秘。对许多读者来说,那是多么惊人的想象力,远远超过了人们对这本书的期望,而复制体网络的出现,更进一步证明了作者的匠心,人类的生命周期相对恒古的时间,实在太短暂,就算整个文明史也微不足道,智能生命需要延续不只是生命物种,更重要的是在浩瀚的宇宙传承着一个文化和累积智慧。有机生物科技的出现为末世没落的生命带来曙光以及无限的可能性。复制体网络就是最尖端的生物科技,一种可以自我复制、扩散、进化、繁衍的自我繁殖机制,尽管过程缓慢而拖沓,人类或许无法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文明演化实现漫游宇宙的梦想,复制体网络却可以自由穿梭在宇宙中不断收集数据窥探宇宙的秘密。复制体网络乃一个智能生命的投影,结合了文明最终极的智慧和科技,以另一种形态永远活着,也是生命最佳的生存形态。 写了这么多冷冰冰硬绷绷的学术性观点,实有误导之嫌,这部小说其实非常人性...

改图

那天Ah Shang和CK慷慨传授一些Photoshop的技巧,三四个小时的指导,鲁钝的我,虽然只能吸收不到一成,也想用我听得懂消化得了的部分,试试改一改图。 这张也是旧图,改得还不理想,但我尽力了。相信吗?三天加起来,共用超过八个小时的时间,就改这张图。 希望下一张会更好吧。嘻嘻。

未来无法预知,所以我们相信。

一直以为《蝴蝶效应》是《A Sound of Thunder》,所以当我发现有续集时,兴致缺缺,提不起劲儿播放来看。今天闲着无事,翻开DVD箱子,有一片摆放已久的片子《蝴蝶效应3》,就用来打发时间。 我错了。《蝴蝶效应》不是拍得很烂的《A Sound of Thunder》,而是一部剧本写得相当出色的玄幻推理。严格来说,也算不上是推理,推理需要给观众足够的线索,《蝴蝶效应》应该只能算是悬疑片吧。 很想找前面两部来看,据说第一集最精彩,我相信。观后感会等到我看完全部三集才来写。 剧本的灵感应该来自《时光机器》(《Time Machine》),当一个人获得了回到过去的能力,他会企图改变一些什么?每个人都曾经在生命某个阶段悔恨过,如果能够重来,是否就意味着永远幸福快乐? 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还是愿意遇见你。幸福与否,都不重要。

Can We Find The Truth?

前天晚上在PPS看了《牛津谋杀案》(The Oxford Murder)这部电影,是一部推理类型的电影,一看就着迷,欲罢不能,因为它同样涉及两个我个人觉得非常有趣的题材:推理和数学。 记得我介绍过一本东野圭吾《 嫌疑犯X的献身》 的推理小说,一位数学天才为了洗脱心爱的人犯下的罪行,而想出一个天衣无缝的掩饰方法。也许那并不是我最喜欢的推理小说,但却是我最喜欢看的小说(不分类)之一。这本小说和《牛津谋杀案》同样以数学作为出发点,用十分理性的逻辑思维犯下不确定变数的杀人行为。两名个别的侦探,必须用更理性的思维模式,精细地勘察以及突破现有的框框,从另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事实的真相。 我在看《牛津谋杀案》时,总有一种到喉不到肺的不踏实感,像少了一些什么似的,于是我上网查看资料,果然《牛津谋杀案》也是改编小说的电影,改编自阿根廷数学家兼小说家,吉列尔莫•马丁内斯的《牛津迷案》。可惜市面上找不到这本小说,不然我一定买来看,因为太精彩了! 我很喜欢数学,也有尝试在自己的小说中发表自己对数学的看法。数学是纯粹理性的美与和谐,而天才数学家偏偏需要非常不规则的想象力和空间掌握能力才奠定数学的基础。数学是宇宙的平衡的架构,也是文明的必经之路,是树立天地万物的尺度,也是规划人类次序的标准。数学以其恒古不变的本质,在人类的生活中画出一道道精确的规则,吊诡的是,史上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大多在艺术领域拥有很深的造诣。艺术领域,根本没有所谓的标准规则。 当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往往会忽略文字所能传达的精髓。为了证实想法,我昨晚找来《嫌疑犯X的献身》的电影版一睹究竟,由福山雅治主演汤川,拍得不过不失,但是布局上略显画蛇添足。《嫌疑犯X的献身》之所以能够得奖,并得到好评,是因为人物的身份和处理事情的手法丝丝入扣,互相呼应,我觉得电影最大的败笔是无法用长篇幅的理性又紧凑的办案手法,酝酿最后山雨欲来的情感爆发,那是全书的灵魂所在,也最难用电影画面来表达。相信《牛津谋杀案》也面临同样的无奈吧。 网上我还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牛津迷案》这本小说,他们认为那是《达芬奇密码》效应,乃解谜的跟风之作。老实说,单看电影版本,我并不觉得是,它们完全是两码事。 《嫌疑犯X的献身》和《牛津谋杀案》的谜底其实非常简单,简单得你会完全忽略,原来答案就在你眼前。典型的数学家所设计的谜团呀。呵呵~ PS1:顺便说...

浮萍。(哎呀,很俗的标题呢)

曾经被问过一个问题:我们的创作,是否有本土化意识? 创作包括文字、歌曲、摄影、舞蹈、绘画等等,在马来西亚,从事艺术创作者,是否拥有自身一套属于马来西亚的风味?和其他国家的差异性又在哪里?乡土味是否就意味着拥有本土化意识? 我相信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是自动生成的,是一种融合外来和本地原始文化衍生出来的新生命。以前和伟义有意见分歧,他认为创作可以忽然爆发,开创一片新天地,我始终觉得创作是一个过程,就算一个全新的概念,也必须经历过学习的荆途和生命的历练,利用蕴存的智慧开创新的可能性。也既是说,忽然爆发的新概念新方向,必须善用知识的堆砌以及具备成熟的技巧掌握,从已知的范畴发展出一套或者背道而驰的理论。也许我们的想法皆同,只是阐述的方式有别。 马来西亚对华人来说,是相当尴尬的一块土地。 我们会比较,而后说“如果”。 如果我们有同样的待遇,我们怎样怎样。 如果我们可以轻易获得奖学金,我们怎样怎样。 如果我们能够得到政府贷款,我们怎样怎样。 如果我们掌权,我们怎样怎样。 如果我们的教育系统完善,我们怎样怎样。 总之,如果我们怎样怎样,我们会活得更好。 在马来西亚,华人有着高人一等的心态,长期被压抑着,只要逮到机会便可成龙成凤。这种莫名的心理,造成华人失去了应有的文化特色(也许这就是我们的文化特色),即不能融入本土,亦无法贯通外来元素,马来西亚华人文化是一个大杂烩,什么都有,也什么都没有。 我们有台湾式的怡情茶室,也有港式的主题餐厅,有西方的休闲转角咖啡馆,更有中国风的道地小食,百花齐放,哪一个,才是我们真实的文化?文字也好,摄影也罢,我们苦苦追求的,却是别人的内涵,向往经营的,原来是他人的特色。 我们摒弃文化的价值,披上绚丽的外衣,成为自己的品牌和形象。 真的,我不懂什么是本土化意识,因为我看不到。 我们失去了的,除了根,还有扎根的土地。

虚拟世界的真实。

昨晚临睡前看了这部电影。 又是一部节奏缓慢的电影,导演是日本人,押井守(拍摄《Ghost in the Shell》的导演),场地,幕后和演员全部是波兰人。 很棒的配乐,很棒的故事,很棒的画面,很棒的角色。很多人可能会说我刻意将一部明明拍得很烂的电影说成很好看,也许因为我强调高格调,也许我为了表现自己的另类,但是这部电影的确是我的心头爱。 可能我是一个Gamer,所以看得比较投入吧。 关于虚拟世界的电影,我觉得最好看的是《13th Floor》,接下来才到《Matrix》,然后还有《Dark City》和《Blade Runner》,这部《Avalon》把我心目中排名第二的Matrix了拉下马了。相信我,这部电影不像《Matrix》(网上很多人觉得它们很像),反而与《the 13th Floor》非常相似,只是结论完全相反,而《Avalon》比前者更需要用脑思考。 《Avalon》和《the 13th Floor》的剧本同样写在《the Matrix》之前,《Matrix》只是沿用了它们的点子,大手笔花费而成为经典电影。 内容我不介绍,请看 链接 。 喜欢Matrix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Over-tuned 《Sophie Lim》

没有新照片,所以用旧图来练习。这些都是Lightroom修改的照片,比Photoshop好用得多了。:P 可能有些照片咋看和之前的没有分别,其实我已经改了一点点,尤其是眼睛的部分。50mm fixed lens拍的照片并没有那么锐利,虽然已经锐化到极限,可惜还是有些模糊。 结果还是Lightroom好,嘻嘻。

想要突破。

这两天一直在研究Photoshop,上周末05特地来我家教我用,自己尝试时却发现原来比想象中更难。除了多得看不完用不到的选项之外,还有手感轻重的运用也十分艰难,很难调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看来还要闭关一阵子呢。继续努力! 最近写的文章都很短,因为精力暂时放在修改图像上,上手之后,会试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写部落格。算是今年的目标之一。

想要拍一个摄影系列

今天到Kinarut一个修理二手重型车辆的工厂,拍下几张照片。其中一张在上面。 我很想拍一个世纪末的摄影系列,画面已经有了,只是场景很难找。有了场景,其他的可以PS出来。上面第二张修改过的照片还蛮适合的。其实也没有什么改,只是用lightroom将所有颜色褪色,剩下一点点的橙色、蓝色和青色。其他的一律不变。 谁有好介绍,请告诉我。

唐朝

唐朝 李白酒罢笙歌谣 杜甫梦醒诗情操 感叹天地浩淼 盛世风骚 落幕萧萧 李世民鞍上夺标 武则天垂幕政朝 江山如此多娇 难得逍遥 还看今朝 礼义廉耻仁爱忠孝 品德的指标 唐朝 是中国人的骄傲 朝来夕往的浪潮 抹不去心的微笑 唐朝 是我们心的圈套 囚禁民族的天牢 海角天涯无法逃 用美酒和葡萄 默默哀悼 死去的诗歌和人道 华人自称唐人,唐朝在世界华人心里总是占有一席之位。这首词是随手写下来的,大概不会有人作曲吧。希望大家喜欢。

最伤感的画面。

买了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好几个星期,昨天晚上刚刚看完。 也许年纪已老,看了很有感触,泪水盈眶,龙应台真确地描写了非常细腻的亲情和对文字的热忱,深深被她字句之间浓厚的情绪所感动。 中学二年级时老师要我们看朱自清的《背影》,仔细地向我们分析其中的情感和文字艺术的魅力。血气方刚的我们,哪里晓得什么,只觉得那一篇文章被过度推崇,闷极了。十年后再读,发现那看似平淡的画面,其实蕴藏了很深很深的感情,也只有最敏锐的文字艺术工作者,才会捉到那瞬间即逝的浓郁情感,书写成文字。 龙应台的《目送》异曲同工,也是讲述背影。 原来人的一生中一直一直重复同样一个动作,就是目送最心爱的人的背影。背影就是最伤感的画面。

这几天脑袋一直不能停止思考,有许多事无法下定决心。 要何去何从? 要牺牲掉生命中两三年的时间去塑造一个肯定的未来?还是冒着失去一切一无所有的风险开创眼前的梦想? 到底,要如何决定? 我今天忽然明白,什么是事不关己的心痛。

从来没有。

什么东西改变了?什么东西变质了? 是心态吧。事情的核心并没有变质,只是看的人感觉不同了。 就像我从来没有停止对你的思念。从来没有。

哪一个才是真的?

这些夕阳,都在同一个地点,二十分钟以内拍下来的。除了最后一张稍微调亮之外,其他的没有修改。几乎一样的设定,但是拍出来的效果却因对焦点的不同而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 那一张才是真实的颜色? 人常常无法分辨是非黑白,所以往往相信自己的直觉,就算是错误的,也乐在其中。 难道不是吗?换一个焦点,人生的风景就截然不同,可惜,人人都以为自己的焦点才是真确的。

《当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 - Cheryn

寻找自己。

Missing Beside Me Journey On the Cloud Nothing Else Matters Your Highness Conversation 还是一些尝试。

摄影也是。

拍照是什么? 是马不停蹄地追求最独特的构图?还是永无止境的要求画质的完美?是反映内心瞬间的悸动?还是客观的美感?是展示现实的真实?还是隐藏丑陋的真相?是自己的感动?还是别人的赞赏? 薇達不断提醒我,书写是很消耗生命力的一件事。 原来,摄影也是。

因为无法愚蠢的活着。

人心永远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复杂。特别是男人。 我怎么能够不承认呢。达尔文进化论让男人生理心理都必须处于主导位置,任沙文主义在意识里滋长,压抑着内心最脆弱的情绪,男人的城府,永远比女人更为深沉,潜伏在虚幻的表象之中。 曾几何时,我们长大了,面对友情的当儿,豪气盖天,义字当头,为朋友两肋插刀,义不容辞。我们隐藏了自己的痛苦,陪伴别人度过一次又一次的难关,到后来众叛亲离,孤独终老,嘴边依然挂着我不后悔。从女性的角度来看,似乎不可思议,因为她们无需经历这一切,无论多么坚强多么男性化的女生,都无法忍受永无止尽的付出,到关键时刻,一句“我受够了”,就关闭彼此的友情大门,回复完全的女人本色。 曾几何时,我们长大了,面对爱情的当儿,男人愿意放弃一切,尽显最懦弱的一面,甘心成为无私的爱心供应者,成为两性关系的奴隶。女生狠狠的嘲笑着体无完肤的男人,用一种恶厌的姿态,藐视男人的无能,选择了另一个不是最爱她的男人。男人为了弥补自己的缺陷,却在天秤的另一端拼命加重,填补着越来越倾斜的不平衡,到最后,由于无法怨恨对方,只好怨恨自己,失控在极端的结局里。 曾几何时,我们长大了,面对事业和国家大事的当儿,我们抛开以往的承诺,忘记曾经许下的誓言,投身在繁忙的业务中,开创家庭的未来。男人用理想打拼,面对着冷嘲热讽,面对着亲友的压力,依然故我,相信美好,沿着梦想缓慢的前进,然后输了一切,包括家庭、梦想、承诺,和尊严。 曾几何时,好男人都死光了。 因为无法愚蠢的活着。

老王卖瓜--这首歌很不错

朋友Kj为我写的这首《红蔷薇》谱了曲,还剪辑了一个简单的短片,感觉很不错,相信编曲过后会很好听。有几个字唱错了,请大家别见怪。 早上刚起身,就收到珍珍拨来的电话,她说今天她会呈上辞职信,淡定的声音掩饰不了雀跃的语气。 我有点傻眼。 现在经济不景,就算工作不顺利,也无需冒险辞职,所以我自然而然联想到她的家庭,可能,因为要照顾丈夫或是儿子让她不得不放弃工作,所以才会选择离职吧。 我问了她原因。 她在电话的另一端开心的笑说她找到新工作,一间规模和她之前公司一样大的集团用了更高的薪金聘请她加盟,直接向总裁报告,也就是说,她拥有公司运作的决策权。那是一间以出入口为主要业务的公司,除此之外,也经营地产、发展商、供应商、运输、农业等的业务,规模不小。 她将有两位会计师和七位Executive协助她处理日常业务,虽然很高兴,也感觉有压力。她拥有商业管理硕士文凭,但那两位会计师可是货真价实的Charted Accountant,Charted Accountant的资格可是比硕士文凭更高。我说她多虑了,杞人忧天,还有什么风浪她不曾经历过呢?其实我了解,她惧怕的不是业务上的难题,而是办公室政治。没有人可以怀疑她的办事能力,这是我对她的评价。 我们谈了很久,有一件事,每次她都会主动提起,可是她这次没说,我也始终不敢问--她的薪资。Charted Accountant的工资最少五千,可想而知她的薪金一定也不低,她不说,应该是怕我自卑。 我比较讶异的是,新上任的总裁,比她更年轻。 无论如何,今天很开心。当朋友跟我分享快乐时,我也会很快乐。

新的尝试

一些新的尝试,第一张用了Photo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