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介绍“Rendition”这部电影。
先说一些题外话。Rendition这个词不常见(因为我不知道意思,哈哈),查过字典,源自Render这个字,有几个解说。最合适的应该是“投降”吧。但是它的另外一个意思也很符合这套剧情的发展,就是用艺术处理一些戏剧作品的表演方式;不然说明性的翻译解说也很恰大好处的提点了电影的布局。中译为《反恐疑云》,确然少了一些内涵和意境。
电影开始与“The Kingdom”大同小异,都是由一场中东的自杀式爆炸引发,然后美国人死了,美国国防部借此展开调查。电影分成三个主线(顺便一提,The Kingdom只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男主角的妻子,一条是两名相爱的中东少年,一条是代表双方国防势力的中美首脑。这套电影并没有紧张的枪战、也没有浩大的战争场面、更没有华丽的特技效果,和The Kingdom一样,它以国家利益、个人利益作为矛盾的张力主轴,只是以更少的资金和更精湛的剧本,更平民化的将故事呈现出来。电影并没有刻意地营造一些感人肺腑的场面,只是标明每一个立场的观点,借着个性鲜明的角色塑造出一种无奈的无力感。导演的野心很大,尝试用尽每一个角色来传达他的思想,就连一些昙花一现的三线角色都不放过,这可以归功于导演或编辑的功力。虽然最后的大美国情结和好莱坞标准结局有点破坏了我对这部电影的好感,但是紧凑的故事情节还是弥补了一切的不足。
电影也没有刻意地说教,说一些让人热血沸腾的伟大道理,反而,导演喜欢用故事中的次要人物来表达某一群人的看法,一些很琐碎很琐碎,但却发人深思的话。比如说:
其中有一幕,离家出走的少女的妹妹问父亲:你会不会做梦?
父亲:我当然会呀。
妹妹:那你梦见什么?有没有梦到我?
父亲笑了笑,说:有,我梦到你,梦到你母亲,梦到我们一家人。。。
妹妹停顿了一下,又问:那姐姐呢?
父亲没有回答,妹妹再问:姐姐说人结了婚,就停止做梦了,真的吗?
少女的父亲反对男女自由恋爱,为女儿决定了婚姻,女儿很不忿,所以才说出这句话,由她的妹妹转告给观众听。这种第三角度的细述方式,是站在一个观众的眼光来看待事情。导演很聪明,并没有说出对错(尽管最后剧情发展结果是父亲对了),由观众自己选择,而且他深信观众的选择必然是站在少女的立场,纷纷为少女打抱不平。宏观的来看,剧本想要传达的不纯粹是“做梦”的双关语那么简单,而是塑造一个中东少女的悲哀、是选择与否的矛盾、是父亲的封建和眼见、是文化的差异、是亲情与爱情的盲目,可是导演并没有将这些东西用言语说出来,只是注重在少女和父亲之间的冲突,让人思考“做梦”的无奈。
电影里许多的三线人物,都有类似的作用。手段委婉的参议员、懂得政治阴谋的政治新星、好心的秘书、死了两个儿子的孤独母亲、能干的情妇,甚至是异邦的宗教等等,他们都是导演说故事的工具。
用心去看吧。
先说一些题外话。Rendition这个词不常见(因为我不知道意思,哈哈),查过字典,源自Render这个字,有几个解说。最合适的应该是“投降”吧。但是它的另外一个意思也很符合这套剧情的发展,就是用艺术处理一些戏剧作品的表演方式;不然说明性的翻译解说也很恰大好处的提点了电影的布局。中译为《反恐疑云》,确然少了一些内涵和意境。
电影开始与“The Kingdom”大同小异,都是由一场中东的自杀式爆炸引发,然后美国人死了,美国国防部借此展开调查。电影分成三个主线(顺便一提,The Kingdom只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男主角的妻子,一条是两名相爱的中东少年,一条是代表双方国防势力的中美首脑。这套电影并没有紧张的枪战、也没有浩大的战争场面、更没有华丽的特技效果,和The Kingdom一样,它以国家利益、个人利益作为矛盾的张力主轴,只是以更少的资金和更精湛的剧本,更平民化的将故事呈现出来。电影并没有刻意地营造一些感人肺腑的场面,只是标明每一个立场的观点,借着个性鲜明的角色塑造出一种无奈的无力感。导演的野心很大,尝试用尽每一个角色来传达他的思想,就连一些昙花一现的三线角色都不放过,这可以归功于导演或编辑的功力。虽然最后的大美国情结和好莱坞标准结局有点破坏了我对这部电影的好感,但是紧凑的故事情节还是弥补了一切的不足。
电影也没有刻意地说教,说一些让人热血沸腾的伟大道理,反而,导演喜欢用故事中的次要人物来表达某一群人的看法,一些很琐碎很琐碎,但却发人深思的话。比如说:
其中有一幕,离家出走的少女的妹妹问父亲:你会不会做梦?
父亲:我当然会呀。
妹妹:那你梦见什么?有没有梦到我?
父亲笑了笑,说:有,我梦到你,梦到你母亲,梦到我们一家人。。。
妹妹停顿了一下,又问:那姐姐呢?
父亲没有回答,妹妹再问:姐姐说人结了婚,就停止做梦了,真的吗?
少女的父亲反对男女自由恋爱,为女儿决定了婚姻,女儿很不忿,所以才说出这句话,由她的妹妹转告给观众听。这种第三角度的细述方式,是站在一个观众的眼光来看待事情。导演很聪明,并没有说出对错(尽管最后剧情发展结果是父亲对了),由观众自己选择,而且他深信观众的选择必然是站在少女的立场,纷纷为少女打抱不平。宏观的来看,剧本想要传达的不纯粹是“做梦”的双关语那么简单,而是塑造一个中东少女的悲哀、是选择与否的矛盾、是父亲的封建和眼见、是文化的差异、是亲情与爱情的盲目,可是导演并没有将这些东西用言语说出来,只是注重在少女和父亲之间的冲突,让人思考“做梦”的无奈。
电影里许多的三线人物,都有类似的作用。手段委婉的参议员、懂得政治阴谋的政治新星、好心的秘书、死了两个儿子的孤独母亲、能干的情妇,甚至是异邦的宗教等等,他们都是导演说故事的工具。
用心去看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