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Essence of Time》- 概念。

经过一整个晚上的脑力激荡,《Essence of Time》终于有了雏形,接下来,是如何整理全部人的思维脉络,整合成成品。

在这之前,原本的想法是在时间的切片着手,以短暂的刹那表现时间应有的独特性,而不止局限在成像所表达的那一瞬间。这种说法有些模糊,因为每张相片已经具备了它应有的时间的独特性,每一个被捕捉的瞬间,已经反映了其背后独树一帜的代表性,可以说,照片的本质其实已经具备了时间这个观念,只是并不明确地呈现,因为照片所要传达不是时间,而是在某段时间内引发的事件和其背后的意义。

拍摄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形容。维基百科指时间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时间的概念是人类认识、归纳、描述自然的结果。我们都知道时间的存在,却无法具体看见时间的形态,只能从客观的角度观察时间的流向。以物理角度分析,普遍上被认可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在任何一个封闭的系统中,,一个状态函数,只会不断增大,无法减少,从而解释了时间不可逆性的特质。时间确确实实属于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促成生态的生老病死,架构宇宙的起始湮灭,无坚不摧,但是,时间,往往也是最被忽略的存在,因为无法以肉眼观摩,无法身体力行的感受,而错觉地藐视时间毁灭性的力量,以及决定性的作用。

时间只能意象的表达,用客观的因素了解时间的意义。从昨晚的讨论中,时间再也不是抽象的名词,而我们想表达的理念,也不是深奥的科学理论或思想哲学,而是更肤浅的,生活上、文化中、情绪里,的一些较为理性的概念,尽管有些用了感性的手法来包装。

《Essence of Time》的意义,主要针对人性而设,并没有多么伟大的内涵。我们希望做到的,只是带给观众视觉和思想上的冲击,让人省思某个时间阶段的意义,那些意义,也许是先入为主的主观,也许是不着边际的呢喃,也许是自以为是的解说,也许是悲痛莫名的烙印,也许是理所当然的剖白,重要的是,我们在创造呈现时间的各种可能性。

我们将用五个不同的层面来解剖时间。

1. 过去
2. 瞬间
3. 冲突
4. 过程
5. 结果

我将会在未来的文章一一解说每个层面所要彩绘的画面和意义。

广义上来说,我们所达成的共识,是必须涵盖时间对个体至整个文化的改变,潜伏进比较深沉的内心,拉扯牵动人们情绪上的不安与感触,甚至,只有经过本土文化薰陶才会发出会心一笑的幽默。

我们都乐在其中,虽然所做的一切微不足道,我们要做的,不过是一些这里暂时还没有人实践过的梦想。

既然是梦想,何不让它更不切实际?让思想更自由奔放?

起飞吧!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对不起,我没那么高格调。

《唐朝》 李白酒罢笙歌谣 杜甫梦醒诗情操 感叹天地浩淼 盛世风骚 落幕萧萧 李世民鞍上夺标 武则天垂幕政朝 江山如此多娇 难得逍遥 还看今朝 礼义廉耻仁爱忠孝 品德的指标 唐朝 是中国人的骄傲 朝来夕往的浪潮 抹不去心的微笑 唐朝 是我们心的圈套 囚禁民族的天牢 海角天涯无法逃 用美酒和葡萄 默默哀悼 死去的诗歌和人道 想不到我即兴写的一首歌词,竟然引起了大家的不满,这首歌,虽然起名《唐朝》,说得却是中国人(华人)的思想和心态。本来是自娱的一首词,可能我用了一些奇怪的字眼,是人不是人,是鬼不是鬼(人海中的蚂蚁)引经据典,大肆批评我的无知,错用了唐朝的意义;manchys小姐也踏上一脚,先说已经过时,然后指责我胡乱塑造历史,还好大家还算客气,选用的句子都比较软性,让我有机会做出解释。 唐朝的历史,人海中的蚂蚁已经转载不少资料,这里不赘,而且也和我想表达的东西无关。小的不才,习过几年诗,依然写不出一首好诗,却拜过程所赐,阅过不下诗千首,其中的最爱,当然是韵律优美的唐诗。要真正理解唐诗,必须了解诗人们的背景,当时社会的制度,诗人的经历等等。有许多现在看来平平无奇的是好诗,倘若知悉诗人创作诗的原因以及它的背景意义,顿时变成富有深沉的艺术感染力,李白的《静夜思》乃其中一例。唐诗的浪漫色彩比较浓厚,但诗风因人而异,李白豪迈,杜甫悲情,白居易儒雅,李商隐缠绵,王维朴实,孟浩然坦荡,各具特色,百花齐放。我对唐朝的知识,是从读唐诗慢慢累积而成,所以写这首歌词时,没有翻阅书本,直接从脑海捕捉对唐朝的记忆,书写成章。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很简单,我不是在写唐朝的繁华陨落。那些,我没有资格写。 选用四位唐朝人物的名字,李白、杜甫、李世民和武则天,并没有特别意思,那是我仅有的知识中觉得有代表性的其中几位(不然就不切题了),李白杜甫代表民;李世民武则天代表官。我也从百度百科转载一些资料: 『 李白 李白 (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身长七尺有余(约1.83米)。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幼年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一说生于四川江油青莲乡。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

原来你并不冷漠无情,而我却信以为真。

渐渐的,当我开始明白什么是对错时,我变得更加迷惘。 是我不应该,不应该扎破那彼此之间的神秘感,揭露那些伤痕累累的过去。不为什么,只是豁然明白刻意乐观坚强的背后,你其实隐藏了最紧绷脆弱的线条;在伪装潇洒豁达的面具之下,掩饰着即将崩溃的情感堤防。那一些澎湃汹涌的情绪,既是不可逾越的禁忌,也是一触即发的瞬间决堤。 原来你并不冷漠无情,而我却信以为真。

一厢情愿的浪漫。

政治宗教和种族课题,永远只是一厢情愿的浪漫。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世界,以自己认为最正确的角度看别人的错误,看不见被自己抛诸脑后的理性思想。 我也一样。 我一直认为马来西亚的问题不在于种族,而是源自于宗教。无论你的祖籍是谁,也不管你的户籍在哪里说什么语言名字是舍,只要身份证上注明是回教徒,你就可以享有任何一种国家供给的种种特别权益。  温和派回教徒本质上是顺服善良的。相信世界美好,相信和睦共处,相信公正信义,相信阿拉是和平的象征。有别于激进派回教徒以恐怖手段来恐吓征服世界,温和派回教徒更乐于安居乐业,用一种近乎避世的生活方式活着。马来西亚的回教徒大多属于温和派,极端分子很少,也是世界少有回教国几乎没有极端回教分子的的国家。 宗教在任何地方都是棘手且敏感的问题,尤其回教。可兰经说回教徒是世上最优越的的群众,没有得到启示的非回教徒(Kafir)是污秽次等的人。和世上许多宗教一样,回教徒一心一意为了拯救世俗,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亦无不可。神圣的使命,加上从小便灌输在脑海里的优越感,穆斯林成为了世界最善良最坚韧也最敏感的一群人。这些宗教意识,根深蒂固地埋在每一位穆斯林的心坎深处,包括所有马来人。  与中国华人不同,华人的优越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伪装,五千年文化反反复复被侵略被欺压被封锁的思想,造成了无法衡量的自卑感,为了削弱这种负面的情绪,华人骨子里的韧性,不甘被命运践踏的本质,成为了生存的唯一武器,一旦得势,一旦强大,优越感就无限量膨胀,成为了维护自卑的保护膜。 其实我应该说宗教本身不是问题,而是对宗教的诠释。同样一本可兰经,不同派别的人可以有南辕北辙的理解方式。  真的,我相信纳吉自认为是虔诚的回教徒,就像那些将炸弹挂在身上自杀袭击的虔诚回教徒一样,他们相信他们所理解的可兰经是对的。他们看不见大众的思想,看不见自己扭曲的心灵,他们认为他们是阿拉钦点的使徒,执行最神圣的任务。每个人对好坏对错都有自己的见解,当自己的‘对’得到上天的首肯,加上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作祟,世上没有任何一种力量可以改变这种想法。战争,往往是因为正面的思想,因为‘对’,因为比自己生命更大的使命,才掀起的。纳吉也许认为,根据他所理解的可兰经,从非穆斯林手中夺取财富,分给投靠在身边的穆斯林是上天给予他首相职位最重要最神圣的使命。他不可能认为自己有错,他欺骗的只是非穆斯林,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