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旧琴之变奏

旧琴之变奏

听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
三十六个黑键 五十二个白键
指间交响 影子独自迷惘
思念早已泛黄 秋意正凉

蝴蝶夜里闲遊穿梭过长廊的白幔
淡蓝色的月光 血红色的忧伤
意乱心慌 猫头鹰在回望
回忆转眼镶成了泪光

琴声嘹亮 烛光在摇晃
月色苍茫 洒在窗户上
靠墙的古钟敲醒深夜三点半

夜晚冷得有些按耐不住凄凉
仿佛是一场情杀案正在重演
白键上已经氧化的斑驳死亡
旧琴是邪恶唯一的温床

那一袭被血染红的雪白衣裳
将变成永远无法洗脱的羁绊
她殷红的嘴角轻轻地上扬
嘲笑着庄周当时的茫然

情何以堪?琴何处弹?
此情可待成追忆,奈何当时已惘然


也许你会觉得画面熟悉,有点像周杰伦电影《不能说的秘密》里的某个情节,其实不然。

这首歌词是因为听了星光三徐佳莹的自创曲《身骑白马》而来的灵感,用了李商隐的诗《锦瑟》来变奏,将古诗蜕变成现代歌词。近代诗人,很多都尝试以古诗为 本,变奏成现代诗,向古代诗人致敬,在下笔力所限,自知无法效仿名人之举,只好依样画葫芦,写下较为简易的歌词版本,绝无亵渎古人古诗之意。严格来说,这 不是变奏曲,只是借用了古诗的手法,意象和气氛营造,写一则小故事。

原文如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是唐朝很有名的诗人,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情诗,随手拈来就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名句。

选择此诗,一来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二来较少为人知,三来全诗具“起承转合”之脉络,容易下笔。

这里我顺便稍微改成白话,希望大家能够明白。

第一行:锦瑟为何有如此多弦,每一条弦都让人想起了往事。以瑟为始,点出诗人的心境。
第二行:庄周梦蝶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望帝是传说中中国的一个皇帝,因为亡国而死后变成杜鹃啼叫,最后悲鸣呕血而殆。第二行进一步阐述心境的状态,前一句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后一句则说明那种虚幻的感觉其实是实实在在的悲痛,而那种悲痛源自可能不存在的妄想。
第三行:这一行的意境较深,很难解释,大意是海上的明月和海里的蚌中珠与眼泪的紧紧关联,那是一种气氛的营造,承接下一句的蓝田(地名,产玉))的阳光使 得人可以隐隐看见玉的余辉映照。设身处地想一想,珠之泪、玉之烟,乃个人情绪的感官,捉不牢却存在,加上景物凄美浪漫,更添伤感。这一行的对仗最工整,喜 欢古诗的朋友可以注意一下。
第四行:这一行也是佳句,虽然浅白易懂,却很有层次感,用当时的惘然,点缀现时苦痛惆怅之心,让读者不胜唏嘘。

这首诗的意境至深,用字绝妙,思绪繁杂,非三言两语可以道尽,敝下才疏学浅,只能作简短的细述,还请各位原谅。

这是我第三次尝试写不像歌词的歌词,之前有《亲爱的莫娜》和《伯爵狂想曲》。其实每一次写这一类歌词,脑海已经浮现了强烈的画面和编曲的方向,但是由于自己是音乐白痴,只好等各位高手谱曲。旧琴和旧情谐音,所以也是写一则关于爱情的故事。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无法预知未来。

看见你五官标准四肢健全,就是父亲最大的欣慰。  从来没有想过生命的形成是如此美妙,那种喜悦是尖锐的,敏感的,内敛的,野马脱缰一般从身体每一个细胞奔腾倾泻,却始终无法以自身的面部表情显露出来。给一个蹩脚的缘由,可以说自己内向,可是真正的原因,或许只是我无法用有限的脸部表情来表达自己对新生命的惊叹和赞美。  或许只是自己不善言辞。  我无法预知未来。  将来你会以怎么样的一个形式和心情来看待这一系列的文字呢?无论你想要平平庸庸过着平淡的生活,还努力不懈地追求一些某种属于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都希望这些写给未来的文字会带给你一点点启发。  孩子。未来是无法预知的,电影“Interstellar”提到只有爱和地心引力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果真如此,所有情感包括憎恨思念忧愁自卑焦虑也可以穿越时空回到从前吧。地心引力本身是特别的,我们人类所知的物理知识里只有地心引力不受时空的操控,以超越光速的状况存在,每一个质量的密度,都有扭曲时空的能力,当物质密度庞大到一个程度,我们在三维时空内所感受到时空扭曲后的副产品就是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我理性的一面让我不能相信感情能够扭曲时空,就像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无论我在精神层面上对艺术或宗教有着异常的领悟和认知,却不能苟同那些似是而非的科学理论。  我无法预知未来,现在用一个手掌心便可以举起的你,往后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周遭?我决定不去干涉你的信仰你的性向你的自由你的未来,那些都是人生很重要很重要的决定,世界充满了太多太多悖论和偏见,当对错黑白越来越模糊,当科技越来越发达,当得到新知识的管道越来越容易,当左翼分子和右派分子的分歧越来越激烈,当感性越来越自私理性越来越自我,唯一能够让自己尽量维持清醒的方法只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这一代比较简单,想要在出类拔萃,就不能趋炎附势,学会自己判断真假得出结论。身为父亲的我,就是因为无法坚持岗位,只能平平庸庸的过了半辈子。无所谓好或不好,快不快乐,而是取决于自己人生的目标和定位。下一代,你们这一代,世界会怎么改变,让我用几十年的生命历练大胆揣测,大概也相差不远。你们会面对更艰巨的挑战,社会会更竞争,真要脱颖而出,就得拥有自己的特点,不是说标新立异,而是让自己更个人化,用自由的思想塑造独特的个性和品位。  为了生活,无...

继续烦恼。。。

要换一台电脑?还是。。。 这个? 这个? 这个? 不然就这个? 或者这个也不错,:P 鱼与熊掌,所以,继续烦恼。。。

一厢情愿的浪漫。

政治宗教和种族课题,永远只是一厢情愿的浪漫。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世界,以自己认为最正确的角度看别人的错误,看不见被自己抛诸脑后的理性思想。 我也一样。 我一直认为马来西亚的问题不在于种族,而是源自于宗教。无论你的祖籍是谁,也不管你的户籍在哪里说什么语言名字是舍,只要身份证上注明是回教徒,你就可以享有任何一种国家供给的种种特别权益。  温和派回教徒本质上是顺服善良的。相信世界美好,相信和睦共处,相信公正信义,相信阿拉是和平的象征。有别于激进派回教徒以恐怖手段来恐吓征服世界,温和派回教徒更乐于安居乐业,用一种近乎避世的生活方式活着。马来西亚的回教徒大多属于温和派,极端分子很少,也是世界少有回教国几乎没有极端回教分子的的国家。 宗教在任何地方都是棘手且敏感的问题,尤其回教。可兰经说回教徒是世上最优越的的群众,没有得到启示的非回教徒(Kafir)是污秽次等的人。和世上许多宗教一样,回教徒一心一意为了拯救世俗,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亦无不可。神圣的使命,加上从小便灌输在脑海里的优越感,穆斯林成为了世界最善良最坚韧也最敏感的一群人。这些宗教意识,根深蒂固地埋在每一位穆斯林的心坎深处,包括所有马来人。  与中国华人不同,华人的优越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伪装,五千年文化反反复复被侵略被欺压被封锁的思想,造成了无法衡量的自卑感,为了削弱这种负面的情绪,华人骨子里的韧性,不甘被命运践踏的本质,成为了生存的唯一武器,一旦得势,一旦强大,优越感就无限量膨胀,成为了维护自卑的保护膜。 其实我应该说宗教本身不是问题,而是对宗教的诠释。同样一本可兰经,不同派别的人可以有南辕北辙的理解方式。  真的,我相信纳吉自认为是虔诚的回教徒,就像那些将炸弹挂在身上自杀袭击的虔诚回教徒一样,他们相信他们所理解的可兰经是对的。他们看不见大众的思想,看不见自己扭曲的心灵,他们认为他们是阿拉钦点的使徒,执行最神圣的任务。每个人对好坏对错都有自己的见解,当自己的‘对’得到上天的首肯,加上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作祟,世上没有任何一种力量可以改变这种想法。战争,往往是因为正面的思想,因为‘对’,因为比自己生命更大的使命,才掀起的。纳吉也许认为,根据他所理解的可兰经,从非穆斯林手中夺取财富,分给投靠在身边的穆斯林是上天给予他首相职位最重要最神圣的使命。他不可能认为自己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