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月, 2013的博文

外国人的热忱。

昨晚去市镇找几个人,打听之下发现原来我所谓的计划,这一带早已经有一对韩国牧师夫妇做了。再次证明,推动本土创作,本土艺术,甚至本土教育工作的,竟然是外国人居多。 我想我需要为这事情做一个记录,文字和摄影的记录。这个星期约见了那对韩国夫妇,了解详情之后,如果他们已经为这片土地付出那么多,我能够做的,最微薄的力量,就是学习和整理他们的系统,尽量以本土人的角度,编排一个适合这片土地的培育系统。 奇怪的是,我们都有一种心态,本地人在做同样的事情,大家都会泼冷水,当我告诉别人自己的计划时,我看到大家眼中轻蔑的眼神;而当我跟他们说有外国人在做时,大家却以一种神圣的眼光面对。 其实也无所谓。生活在这里那么久了,大家怎么想都没关系。

教育这一回事。

年轻时总以为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现在事情看多了,才发现那些肯为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费心尽力的无名之仕是多么伟大。想起很久以前在网络上看到的一段话: 十多二十岁我们想征服宇宙,二十岁开始我们想改变世界,三十岁开始我们想为国家革命,四十岁开始关心社会,五十岁开始话题离不开左邻右舍,六十岁开始喜欢掌控家庭,临死之前才后悔当初为何没有改变自己。一开始我们就本末倒置,就错了。 现在开始策划一些关于教育的事,不是那些改变世界之类的教育,而是用自己有限的能力,为那些没有机会接触教育的人编写一些课程,暂时分为三个阶段,10岁以下,10到20岁,以及20岁以上,纲目上暂时也只有科学,数学和品格塑造。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也预期收到的效益会很少,很多人根本不屑,所以从事这些教育工作的只有那些国外的善心人士。教育应该就是有教无类,打算在我住的地方前面搭一个小棚,利用放工时间尝试开始。当然,现在只是初步构想,因为考虑到时间配合,自己的资金问题和素材方面的贫乏,或许还要几个月来执行。如果你们有任何方面的资助,也可以告诉我,提供我更多更好的意见。 其实我对教育颇有天份,很多人经过我的一席话或一些交流而突飞猛进,可是要设计一个适合全年龄的教程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想了几天,电脑前也只有三四页不成气候。回头想,这不也是一种创作吗?创作这一回事始终让我不可自拔的着迷啊。虽然观众是一群连养活自己都困难的小孩,暂时锁定的也只有六个人,全部是没有国际祖籍印尼的难民。

乌托邦。

最难的部分,是两段截然不同的音乐。 这不算短片,正确来说,应该是我思绪的一个断片,也是自己对艺术追求的其中一个阶段,很私密,很简单,我想,不用讨好观众,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删掉了伟义和学生的对话,是因为觉得画蛇添足,‘乌托邦’本来就是一个假想,说出来并没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