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 2010的博文

我以为我知道。

前一阵子廉廉送给我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国外翻译小说《蚀忆之鲨》,闲来无事,顺手翻阅,竟然是一本科幻小说。 我还没看完,因为很难消化,不容易明白,不过科幻论点很有趣。 患有失忆症的青年,一天醒来,不晓得自己是谁,通过身上仅有的线索,寻找失去的记忆,之后还接到从前自己写给现在自己的信笺,抽丝剥茧地寻觅真相。如果只是这样,还难不倒我,可惜作者还用了新颖的艺术和书写手法,以读者的视角,实践作者以人类记忆片段为研究的试验,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线索,组合并拼凑读者纷乱的想象画面,进行一项考古活动。 不明白?我说了很难消化。 人类的认知本来就是一个很难理解的现象。我们的认知,源自我们的记忆,而我们的记忆,却很容易被扭曲,当我们知道时,往往只是以为知道,真正的真相,可能因为另一个人的人生经历而变成另一种理解。真相只有一个,理解方式却有很多,所以真相也不止一个。

廖无新意,为打而打。

电影开拍第二集,都有一定的危险,玉珠在前,难以超越是情有可原,不过《叶问2》也似乎太差了些。 武打场面依然精彩,但没有像之前那么有内涵,一个打几十个人又怎样?完全凸显不出叶问的内敛;故事情节方面更是一塌糊涂,那种连普通人也想得出的内容,太小家子气了。更甚的是,任达华和樊少皇这两个角色可有可无,也不知用来做什么?熊黛林的戏份比他们更有价值,让我有像硬塞一个影帝和一个武打明星来加强号召力的感觉。 最后的说教,也太刻意了。 华族的思维模式让我挺纳闷的,一定要打赢日本老或洋鬼子的才叫宗师,这模式用了几十年,屡试不爽,到今天还在用。那是什么?那叫自卑感作祟。

也许一开始我就错了。

不错不错。Blogspot开始可以上载影片,而且新的照片上载体制变得比较完整。 刚刚看完小徐讲解他拍摄最新作品 《女学生》 的短片,一个拍摄作品的艺术价值,是摄影师赋予的某种意义,而这些意义却和Old School所提倡的摄影艺术有着根本认知上的冲突。 他们认为摄影是画面赋予艺术家的意义,通过摄影师的‘心’,表达一些内在的观点。 我有点迷失。也许一开始我就错了。

不成熟。

对初恋或感情或恋爱这些字眼,忽然有一种抗拒。 也许因为这样,所以不想看《初恋红豆冰》。 年纪越大,明白的东西越多,不代表思想成熟度也增长,有时候,我依然会钻牛角尖。

不断的尝试。

总是觉得摄影就是做试验。 每次都在尝试新的东西,这次,是想让主题有立体感。

与世隔绝。

家中的网络中断,我又与世隔绝了好几天。 最近几天一直在研究Adobe Premiere CS4。心情超兴奋的。

气死我了。

最近几天网络真的差到透顶。 只能够连接几分钟,我就是利用这短短的几分钟上载照片、回复及写博文,然后又要等三十分钟至一个小时才能够再次连接。 我要给气死了。

Dance Delight 10 正式结束。

好照片不多。

我们的文化。

文化的定义有些含糊,几乎不同的人对文化的诠释都不一样,广义上来说,文化就是所有人类的活动互相效应,然后归纳成的共同点。每一个区域、每一个信仰,每一个族群,小至每一堆齐聚的人群,都可以产生不同的文化。 维基百科这么解释文化: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和文字;“教化”是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群精神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同时这一规范在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对象化成果中得到体现),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只要是有一小撮人集聚一堂,有了特定的活动模式,文化就自动生成了,而视乎文化的整体一致性和渲染渗透力,可能瞬间瓦解湮灭,也可能扩散至更庞大的体系系统,骨牌效应地,或融合、或影响、或掩盖、或整合、或分化其他文化体系,蜕变成一种新的文化,而给予这些活动模式意义和价值的符号化结构,就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艺术,如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摄影、戏剧、建筑等等。我们得到的初步概念,既是艺术的呈现方法和鉴赏水平,奠定了一种文化的凋零沉寂或茁壮成长,并非纯粹为其存在之象征意义所左右。 换言之,我们认为所谓的提升本土文化水平和文化意识,不能只是华丽包装的表象,不断引进世界各地著名的风土文化进行“文化交流”,充其量也只能观摩及模仿他人的优点,在欠缺扎实和全面的艺术涵养陶冶之下,顾此失彼,整个文化的灵魂流离失所,也间接破坏了一个文化的本土性和整体性。更实际的做法,应该从精神层面着手,培育人民普遍的艺术价值观。艺术既是审美,大自然的美、心灵上的美、甚至悲剧的凄美。当大部分人民懂得如何审美,如何定义美的价值,方能深刻地了解一个文化所牵涉的共鸣,进而以更深入更特殊更空灵的呈现方式,触摸人心最深处的感动。

相店CS5。

Photoshop CS5, the newly added feature - "Content Aware fill in", is so powerful that it makes me feel like cheating.

灰。

黑白,比色彩更难掌控。

上帝不掷骰子。

我不相信风水,但是我相信风水轮流转。 也许我在某方面表现得悲观,可是在遇见困难或瓶颈的时候,我并不会消极,反而,我总会认为明天会更好。 人往往会遇上低靡的时期,而失去所有动力,仿佛世界缓慢下来,什么事也做不好。我现在正是处于这个阶段,有心无力,睡不着,吃不好,连开车出去走走也懒。每天每天都要鞭笞自己完成一些东西。好辛苦。 明天会更好!

另一种方式。

华族一直生长在一个矛盾的环境之下,中国的,海外的,我们都有共同点。 也许人就是喜欢自相矛盾。 忽然间,很想将我们隐藏在心底的尴尬和矛盾说出来,既然大家都在拼命掩饰,我想,我可以用另一种方式。 因为我们无法失去更多,我也是。

我的样子很欠扁。

第一次上杂志。呜呼!!!!!!!

摄影的视角。

摄影不是绘画,也不是文字。摄影是一种沟通方式。 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的沟通桥梁。 我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摄影当成我的主观,而我渐渐发现,原来摄影不是那么一回事。摄影者和被摄者之间是有距离的,那种疏离感,才是我要捕捉的陌生和熟悉。我还在寻找一种正确的摄影视觉,斟酌拿捏彼此的沟通方式。 我会先尝试忘记‘我’。

旧患复发。

还是比较适合外拍。 最近难以入眠,又开始失眠。

恍然大悟。

原来,我擅长将年轻人拍得比较成熟。

还好不是愚人节。

最近很狗屎,所以总是有狗屎运。

政治家用谎言掩盖事实。

意犹未尽,所以在youtube找来一些片段。 这是《V for Vendetta》的trailer,Vendetta的意思是仇杀。 这是当V第一次遇见女主角,Evey的情景。饰演Evey的是Natalie Portman,也就是Star War中的公主。她真的很美,就算是光头也很美。自认英文程度好的人,听得懂V所说的话吗?不需要完全懂,大概的意思也可以。 此为电影片段之一,不是最精彩部分,但绝对冲击我们的价值观。 里边有一句话,人民不应该惧怕政府,反之,政府应该惧怕人民。我想起我们的政府,可是,感受更深的,应该是中国的人民。

艺术家用谎言发现事实。

英文程度中等的人,切记要找有中文字幕的DVD来看,不然会少了许多乐趣。像我这样英文程度普通的人,就连看英文字幕有些部分也看得一头雾水,尤其是一连窜V字头的句子,如果没有两把刷子,简直不知所云。 《V for Vendetta》好久以前就在电影院看过了,那天跟伟义谈起这部电影,觉得一定要介绍给大家。 主角是V,好像原本有个名字,不过不重要,只知道是V就可以了,因为V只是一个象征,一个理想的代名词。由始至终,V都戴着面具,一个永远展示笑脸的面具。饰演V的Hugo Weaver就是在《Matrix》中演Agent Smith的男人,如果不是这部电影,大概没有人知道他竟然是如此好演技之人。在没有脸部表情的情况下,他只是用声音和肢体语言,就将V这个角色演活啦。他的举手投足充满了诗意浪漫的优雅、从容不迫、睿智、冷静、复杂,尤其他说话时的语气和声量的控制完全恰到好处,有时让人感动流泪、有时让人会心一笑、有时让人怜悯伤感、有时让人害怕恐惧、有时让人痴狂着迷、有时让人不知所措、有时让人热血激扬。印象中,还没有任何一部电影的主角可以只用说话而且说得那么悸动和震撼人心。语言和说话艺术之美,在这部电影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变态的是,我期待男主角的出现,不是因为那优雅美丽犹如舞蹈的动作场面,而是因为想听他的说话,那是从未有过的经历。 《V》的故事很简单,可是牵涉的范围非常广泛,也可以说复杂到极点,政治、战争、独裁、控制、移民、同性恋、宗教、爱情、恐怖主义,很沉重,可是每每命中要害。书写至此方才发现,原来要详谈这部电影,简直可以写出一篇论文,因为戏中有太多隐喻,比如说人名Adam Sutler影射Adolf Hitler; 比如说新闻局事件讽刺新闻自由;比如恐怖主义的定义由谁决定,尽管说话的时间远比动作时间长,虽然没有舌战群雄的壮观场面,可是一幕接一幕看下来,心会一直一直揪着,无法舒缓。 不管电影有没有鼓吹恐怖主义、不管电影有没有讽刺宗教信仰、不管是不是赞成V的极端手法、不管戏中的隐喻有没有颠覆我们的道德价值、不管剧情是否存在着很多瑕疵,我很享受这部电影,享受那优雅浪漫的黑色格调。男主角的“家”,就是每一个人内心的寄托,那书本堆砌如山的睡房、那挂满历史名画的客厅、那台有八百多首歌曲的点唱机,男主角的“家”不是家,而是他心灵的内涵。 男人那种风度翩翩近乎空虚的浪漫,是可以杀死...

就这张吗?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