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13的博文

尊重艺术。

拍一部完整的电影,需要庞大的资金和人力,单凭梦想,实现的机会不大。那天有人捎来电话,说已经预备了团队和十多万的资金,于是和他见了面,结果让人大失所望。  原来很多人要找的是技术人员,并非创作者。 植入广告,版权拥有权,或者在电影银幕上放赞助商的产品和名字什么的,我都可以囫囵吞枣的接受,可是倘若干涉电影拍摄的剧本、内容、形式,甚至演员等等,我觉得是对艺术的侮辱,说什么我都无法认同。 当然,我明白在商言商,出钱的商家,不过也是为了利益,可是利益并不一定要扼杀创作者的才华,否则你找导演来拍电影又有什么意义?如果导演一定要依据某种条例来拍摄电影,比如说超过五十巴仙的马来话、一定要展示某些地标、一定要不涉及敏感题材,对一个创作者而言,还剩下什么值得去创作呢? 不是艺术家怪癖,真的,艺术创作的动力,往往来自艺术家自身的激情,肤浅的爱恨情仇也好,崇高的理想主义也好,晦涩的阴暗人性也好,那些都是很真很真的情绪,抹杀了激情,创作已经没有了灵魂,还如何感动别人感动自己?  当画家失去了画笔、音乐家失去了乐器、摄影师失去了相机,你不能说用一部电脑就可以取代,艺术不是数学公式,少了笔触的画家、少了手感的音乐家、少了机动的摄影师,也等于少了全力以赴的感觉,作品出来之后一定有天渊之别。不是吗?  倘若真有有意搞电影,请尊重艺术,尊重创作者的意愿,我们要求的不多,就这样而已。

我们还剩下什么?

没人,的确没有别人,能叫我去画一幅画,或者叫我写一首诗。从那天起我突然就明白了,只有我自己,这个叫做“我”的人,才真正有资格驱动我的身体我的眼睛我的灵魂去完成一场表达,只有我自己的感受,才是这个我身处的世界里唯一可以确信的东西。从此之后我才知道,无论是什么载体,一张画,一首诗,或者一段文字,但凡它从我的生命里生长出来,它便是一定是孤独的,冷暖自知,孓然一身无所依傍,它和这个世界之间,唯一的通途便是我,它的来处和去处,都是我。无所谓狂妄,这事儿本来就毫无理性可言,无可评判,因为无可取代。天地间不可能有另一个我,就像那年春天里我见过的那一棵树,是唯一的那一棵。 ~~马良《春来君知否》 我一直没读懂艺术,也无法阐释艺术,对我而言,艺术是接近‘心’的东西,只是很多人本末倒置了将“设计”和“创意”变成艺术的根本。难怪亚庇是一个艺术文化沙漠。 读到一篇文章,马来西亚不止是文化沙漠,更是数理沙漠,全球74个测试国家当中,排名52,平均分数比泰国更低。难怪马来西亚人云亦云,无法独立思考。分明跟着他人脚步,却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在改变世界。我们不能循着逻辑思考来解决问题,就以为自己是艺术的料,殊不知艺术远比科学更为理性,无法解释,便一句“艺术很简单”概括了艺术的本质。 到最后,两头不到岸。

惰性。

现在正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 知道怎样做是一回事,有没有能力执行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怎样开始做。思想蛰伏久了,就会看得更清楚,它的坏处是,也同时产生一种如影随形的惰性。 也许,现在就开始策划吧。 最近看朋友在博客上的文字,忽然有一股想要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