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二月, 2012的博文

关于短片记录二。

录音,配乐,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士来执行,外行人真的无法掌控。 剪了一个晚上的片子,才进行了10%,原因是拍摄时没有好好研究分镜和画面衔接,这是严重的错误,以后要注意。细节不够,戏剧性不强,单凭画面美很难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还在想办法如何解决。不是不能补拍,只是要配合大家时间有些困难。希望接下来的情节会比较顺利吧。 现在才知道,用声音演戏比用表情演戏更难。演员除了天生外观的魅力,还要有吸引人的声线。加入声音之后,虽然只是短短几段,却花费了我们何止一倍的时间来剪辑。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我们忽略了其困难度。 短片比我预期的糟,不过再困难也要完成。

Chill, mate。

沙文主义的终极代表。 先挑衅种族主义,再侮辱女性,现在更文不对题的大放厥词骂别人国家,骂别人的动物。 WTF!我们几时才会成熟?马来西亚人何时才能独立思考不盲从呢?

改变,从心开始。

原则是什么?说话和行动依据某个特定的标准和法则。说话和行为必须一致,不能互相抵触。 三年前,和田思老师喝茶,他很想我写一本关于沙巴州的科幻小说,将注意力放在人文历史地理和时事,以便编排入他的婆罗洲文学书籍中。我委婉的回拒了。我相信‘真’,对这片土地,我还没有很深很深的情感,要真正写出这片土地的,需要在平淡中显出真挚。以我目前的文字功力,根本无法办到。 在马来西亚,人们追求的艺术大概有三种。寻根,寻事和寻人。 寻根,是一个人和自己身份(Identity)的关系。在一个特定时空,我是谁,我是以什么角度进入我现时的社会,我的根源在那里,我拥有什么数据和理据证明我的存在,我和文化之间的桥梁是什么。 寻事,是一个人和生活环境的关系。政治、环保、民生,都是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他们融入生活,依靠生活的点点滴滴,构成自己对艺术的见解。 寻人,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关系。艺术家以人为创作,描述人的情绪、内涵、欲望,和阴暗面。 我一直在寻在的,是后者。 这种想法,其实被许多人瞧不起,认为寻找个人是很自私的行为,不关注社会,不关注人文,不关注历史。其实不然。人,和社会,人文与历史息息相关,我在努力发掘的,是一个人在某个处境下的情绪和心理,虽然很小很小,可是也可以很细很细。我没有能力寻根也没能力寻事,我只好从最小也最贴近自己的寻人开始。 当我们一直关注‘人’,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事,便会发现一个人的真心。 昨天看到一些人在拼命咒骂Lynas,说Lynas的种种不是,说稀土不环保等等。今天,同一批人,也在网上吹捧新电子产品,将之前所愤愤不平说过的话抛诸脑后。行动电话、平板电脑,单眼相机、液晶电视等等,都含有大量的稀土成分,难道你丢弃的电子产品便不会伤害地球,伤害这个国家吗? 每个人都想改变世界。想要改变世界,先要从改变自己开始。想要改变自己,必须从‘心’开始。如果你没有真‘心’,那么你说的话,你做的事,又有什么意义?网络,只是你发表言论,想要让世界知道你在关注世界的一个平台罢了。 这就是原则。

政治冷感。

对政治失望,始于上图。 始终觉得,大家都是一丘之貉,谁比谁更好?当然,我认为改变是必须的,因为没有可能比现状更糟。改变,只会变得更好。 朋友去年在反对党执政(也就是那个州属的执政党啦)的州属拿到一个五年的政府合约,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家族和领导人是认识很久的朋友,加上两成的佣金,合约自然手到擒来。关于这一点,真让我心寒,清廉的形象可以伪装,只是看谁装得更好更完美。 言归正传,看看上图,有什么不对? 第一,我在网上完全找不到这篇文章的真实来源。 第二,一个执政党控制的报章,竟然在头版刊登三则有利反对党的新闻。 有可能吗? 可是我们就是选择相信,因为我们总是只看到我们希望看到的。 这只是其中一个被扭曲的事实,网上的资料大多断章取义,两方都一样,而我们却只宁愿相信自己支持的一方的言论,而打压另一方,却不去寻根究底,找出真相。我们会做的,只是寻找更多更有支点的文章,来支持我们的想法。三人市虎,只要每一个人都这么说,再荒谬再无稽的事也可以变成事实。 曾经有一段时间对政治着迷,总是在网上和很多记者朋友聊天,后来发现,原来大家都一样,都在扭曲事实,都在愚弄百姓。我承认有一方的确将民生问题处理的很好,这是身为马来西亚人的福音。可惜,我说过我是理性思考的人,无法在类似的事件中给予双重待遇。我不能因为你做得好,而原谅你背后的坏。放纵是罪恶的幼芽,当有一天茁壮成长,我们还有另外五十年来改变吗? 我支持改变,我支持净选盟,我支持反稀土(反稀土的浪潮,也有大量错误严重误导性的讯息,我们又看到了吗?我们选择看不到),因为我爱我的国家。我爱我的国家,爱之深责之却,所以我不允许放纵。我不希望有一天我像逐渐加热的温水中的青蛙,发现国家已经病入膏肓才惊觉太迟了。 我不说,并不代表我政治冷感。我觉得,除了两方阵营,我们还要第三股不稳定力量,冷眼旁观的去制衡去勘察政治人物的正值性(Integrity)。我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不是英雄。我知道,当有一天国家利益被侵略,浪漫主义者会毫不犹疑的准备为捍卫国土,保护心爱的人牺牲自己。 三月十一号。是个关键的日子。

这绝对是非常大卫·芬奇的电影。

Lisbeth这个角色,是近年来我所看过内心最复杂的一个。没看过书,从电影的细节中,隐约知道她十二岁那年因为企图杀死自己的父亲而被迫离家受监管。从此她便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她一副庞克造型,耳环鼻环唇环乳环肚脐环样样齐全,她冷漠,无情,叛逆,危险,愤怒,滥交,男女通吃,靠政府救济金和从事非法勾当过日子。她是社会的边缘人,遭人欺负凌辱,被人强奸被人排挤。如果她是一个普通人,或者她并不那么聪明,也许,她的一生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虚度了。她是推理小说中造型最古怪个性最偏激的侦探。 智慧是伊甸园中的禁果,也是一把无情的利刃,将人活生生的剖开,赤裸裸血淋淋地将现实展现在眼前。智慧从来不是快乐的根源,聪明的人也从来不乐天知命,更别说生长在一个如同女主角那样的背景和环境。当一个人没有逃离现状的能力和智慧,他便会认命,甘之殆尽,觉得活着便是一种幸福。Lisbeth不是。她比谁都看得透彻,比谁都了解低下社会的弊病。她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拥有非比寻常的逻辑思考能力,她是受害者,任何角度来看都是,可是她拒绝当一个受害者。她的生命是一个悲剧,可是她拒绝当一个悲剧。吊诡的是,在她拒绝悲剧的同时,也注定了她的命运是一个悲剧。 这就是Lisbeth。 一个坚强但脆弱的奇女子。 你会为她心疼。看着她裹着身子在凛冽的寒风中快步行走,仿佛一阵强风便会将她赢弱的身体彻底吹倒粉碎;看她在一夜激情之后为他准备一份早餐,却没有扭扭捏捏的等待他的嘉许或赞赏;看她在黑暗中注视着他与他的情人拥抱在一起,她潇洒地将买给他的圣诞礼物丢弃在垃圾桶,然后像幽灵一般决然乘坐摩托消失在黑暗之中。她便是那么坚毅,坚强得让你不忍心,让你会心甘情愿的付出生命想要为她做一些什么,来消除心中逐渐堆积的愤怒和郁闷。 其中有一幕,不得不赞赏编辑的功力。一句,“May I kill him?”,不仅将男女主角的关系,女主角的内心情感含蓄的说出来,也将剧情衔接非常巧妙,但是最重要的,那句话,是整部两个小时半的电影最感动的一句话。 看Lisbeth的角色,我不禁想起Natalie Portman,如果由她来饰演这个角色,又会有怎样的冲击?无论如何,Rooney Mara确实将Lisbeth Salander演活了,尤其那双空洞没有情感的眼神,有着无语问苍天的悲伤,如果她入围奥斯卡我也不会觉得意外。David Fincher

又是教育。

从前当过临教,体会过为人师表的重大责任。我一直认为自己不适合当别人的老师。 老师,必须懂得教育,教和育。教容易,育难。育,包括了品德和修养,包括了人性和观念。在一个人学习课业的同时,老师的责任,还必须兼顾到他的心的成长。人生的每一个不同阶段,都有不一样的吸收能力,也拥有不一样的生命主题。我无法做到的,是依据每个人每一个阶段来进行适当的灌输。 我不是随波逐流的人。这一点我很肯定。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我顽固或固执,实质上我只是坚守自己对生命的原则,而这些原则,会因为一些时空的差距,而让人感到不安或排斥。也许我坚守的原则是错误的,可是塑造我生命,牵引我创作的哲学,都源自那些永不动摇的原则,一旦摧毁,我还能够剩下什么? 就因为这点,我永远无法像其他人那样因材施教,无法用两种视角来看待两宗类似的事件。我理性的一面,会在潜意识里主动分析得出结论,然后结论就根深蒂固地留在道德批判的准绳中。对我来说,对与错之间,永远有一个灰色地带。 人性是不可靠的,尤其是自己认为的自己。最容易欺骗的人,永远是自己。 有一个效应教霍桑效应。话说有一间学校,会为每一个入学的学生进行智力测试,然后编排他们进入精英班和普通班。有一次入学测试的结果被颠倒了,智力普通的学生进入精英班,而智力高的进入普通班。一年之后,结果出乎意料,成绩并没有出现异象,精英班的成绩依然远远超越普通班。智力普通的学生,被编排入精英班后,以为自己真的比别人好,于是表现得就让人另眼相看;反之,原本智力较高的学生因为自认技不如人,就少了争胜的心理状态。这就是霍桑效应。其实,都是自己在欺骗自己。 从小我就有轻微的失语症(应该叫失语症吧?),也就是有说话的困难。我无法像其他的学生一样朗读,跟老师沟通也非常困难。我不是结巴,虽然我可以很快明白句子的意思,可是我说话的速度不能跟上阅读的速度。我必须在脑海中重组个别字体的发音,复习过一遍同样的话,才能很顺的朗读出来。我最怕在班上被老师点名朗读,因为无法读出一些字的读音(尤其是英文),也不知道被同学嘲笑过多少次。我永远记得有一次因为我不能读出‘Wednesday’的发音,而被老师在课堂上罚我读一百遍。可是无论我多么努力尝试,到最后甚至留下眼泪,我还是没有办法用正确的发音读出一个简单的单字。我知道自己不能面对大众的原因,一半是小时候的阴影,一半是我自己本身

关于短片记录一。

CK Wong摄影/ 元子设计 我想有必要记录每一次的拍摄心得,看自己在拍摄短片中的成长。 《Valentine》这个故事的启发源自《Inception》,就是在一个人的深层意识种下心锚,也就是进入一个人的梦里留下一个想法。虽然在短片中不会阐明,既然创意是别人的,就不好沾光。 我的第一个短片,并没有很具体的内容,可以说是实验品;这次有了更多准备,第二部短片剧本就花了一些心思。没有预算的情况下,原本打算拍的科幻,变成了爱情小品,到最后变成惊悚片,也是一大收获。演员方面只能找身边的朋友,算是相当了不起了。虽然解释了很多次,拍摄当儿却依然没有人明白我每一个镜头运用的意义何在,这点真的出乎意料,我需要多多检讨了。 灯光不是问题,累积的摄影经验,对光线的掌控也有一定的了解,人手不足倒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我无法一边解说,一边思考,一边打灯,只能先确认了自己理想中的光线,然后靠其他人辅助。不然,干脆不用打灯。 构图和角度一直是我比较在行的,要拍得美不难,难的是如何让每一个构图和角度都有说故事的效果。所幸Valentine是很好的摄影师,一解说他就会明白我的想法,也完全能够达到我想要的视觉效果,确实功不可没。 后制是我最大的致命伤,电脑已经残旧,无法负荷电影剪接,每一次只能到Valentine家中跟他一起剪片子和修画面。剪接是一门学问,老实说,两部短片下来,我觉得自己进步了很多呢。当然,进步空间还是很大。 关于剧情,透露一些吧。 对爱情,我有很多想法,这是其中之一。到底一个人,愿意为了得到爱情付出多少,牺牲多少?也许你曾经有过极端的想法却没有付诸行动,我只是想尝试用短片的手法,将多数人内心的渴望含蓄的表达出来。

另辟蹊径的写实动作场面。

很惊讶《Haywire》的评分这么低。 没有强大的CG镜头,没有壮烈的背景音乐,没有特殊的摇晃动作拍摄,没有熟悉的好莱坞剧情套路,果然不得人心啊。 能够将动作片拍得如此别具一格,如此精彩绝伦,如此言之有物,如此文艺气息,那是导演深厚的功力,也是今年我所看过最好的一部动作片了。 我相信在非主流的市场,这部电影一定深受好评。